前言
在“儒家思孟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的總結發(fā)言
談《圣賢群輔錄》八儒三墨之說
思孟學派簡論
《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征及其與思孟學派的關系
《五行》經說分別為子思、孟子所作論
——兼論郭店楚簡《五行》篇出土的歷史意義
簡帛五行篇與思孟學派再議
《孟子》和《五行》的時代論
《荀子·非十二子》與思孟學派的成立
論思孟學派的“以德抗位”精神——以孟子為中心
“思孟學派”與中國美學
論子思學派之詩學
子思子哲學思想初探
近代學術視野中的子思研究(1880—1949)
《緇衣》作者問題新論
《坊記》治政之道探析——兼論其與郭店儒簡之關系
《大學篇》發(fā)明
孟子的“天賦權利”思想
——以“天爵”、“良貴”和“民意”為視點
孔孟建構道德形上學的差異及引申的兩個問題
孟子對道德普遍必然性的論證
思孟心性論及相關問題
孟子性善說在儒家人性論發(fā)展史上的意義
即生言性的傳統與孟子性善論
《中庸》與《孟子》的性概念沖突——以韓國的人物性同異論辯為中心
孟子的自我和諧論
孟子與郭店儒簡的個體和諧——兼論思孟學派
論早期先秦儒學的養(yǎng)氣說與養(yǎng)性說
“浩然之氣”的創(chuàng)生性與先天性——從馮友蘭先生《孟子浩然之氣章解》談起--
《孟子》所載孟軻對墨學的批判
天人相分與儒道融合——讀郭店簡《窮達以時》
道學對《中庸》、《論語》言“忠恕”不同的解釋
英語學界對“誠”的解釋
仁義與內外
從“以正致諫”到“父子不責善”
論狂狷美——儒家美學范疇研究之
二十世紀以來大陸孟子與思孟學派研究綜述
二十世紀以來思孟學派研究目錄索引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