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頁制作Photoshop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定 價:¥55.00

作 者: 思維數(shù)碼 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Photoshop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085215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以初級平面課程培訓班及Photoshop軟件的自學人員為讀者對象,全面、深入地講解了Photoshop CS4中文版這一功能強大、應用廣泛的圖像處理軟件。全書介紹了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及其常用工具,并對路徑、通道、蒙版、濾鏡、文本等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講解。與市場上的同類圖書相比,《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具有講解全面、重點突出、示例精美、內容新穎、結構合理、信息量大等特點。受內容所定,《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可供各類培訓學校作為Photosh叩的培訓教材使用,也可供平面設計人員及大學和高等專業(yè)學校相關專業(yè)的學生自學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Photoshop CS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準備知識
1.1 Photoshop應用領域
1.1.1 平面廣告設計
1.1.2 包裝與封面設計
1.1.3 建筑表現(xiàn)
1.1.4 電視欄目包裝靜幀設計
1.1.5 概念設計
1.1.6 游戲設計
1.1.7 數(shù)碼相片
1.1.8 網頁制作
1.1.9 插畫繪制
1.1.10 界面設計
1.1.11 Matte Painting
1.2 界面基本操作知識
1.2.1 掌握選項卡式文檔窗口的使用方法
1.2.2 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1.2.3 掌握面板的使用方法
1.2.4 關于菜單
1.2.5 顯示、隱藏或突出顯示菜單命令
第2章 圖像概述及Bridge管理技術
2.1 位圖圖像與矢量圖形
2.1.1 位圖圖像
2.1.2 矢量圖形
2.1.3 矢量圖形與位圖圖像的關系
2.2 文件操作
2.2.1 創(chuàng)建新文件
2.2.2 打開舊文件
2.2.3 使用[打開為]命令
2.2.4 使用[打開為智能對象]命令
2.2.5 關閉文件
2.2.6 保存文件
2.2.7 使用[存儲為]命令
2.2.8 文件簡介
2.3 圖像尺寸及分辨率
2.3.1 圖像尺寸
2.3.2 理解插值
2.3.3 圖像的分辨率
2.4 裁切圖像
2.4.1 使用裁剪工具
2.4.2 使用[裁剪]命令
2.4.3 使用[裁切]命令
2.5 畫布操作
2.5.1 改變畫布尺寸
2.5.2 改變畫布方向
2.6 使用Adobe Bridge CS4管理圖像
2.6.1 選擇文件夾進行瀏覽
2.6.2 改變Adobe Bridge窗口顯示顏色
2.6.3 改變Bridge窗口中的面板
2.6.4 改變Adobe Bridge窗口顯示狀態(tài)
2.6.5 改變圖片預覽模式
2.6.6 改變[內容]窗口顯示狀態(tài)
2.6.7 指定顯示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
2.6.8 對文件進行排序顯示的方法
2.6.9 查看照片元數(shù)據(jù)
2.6.10 放大觀察圖片
2.6.11 堆棧文件
2.6.12 在Photoshop或Camera RAW中打開圖片
2.6.13 管理文件
2.6.14 旋轉圖片
2.6.15 標記文件
2.6.16 自定義標簽類型
2.6.17 為文件標星級
2.6.18 篩選文件
2.6.19 在Bridge中運行自動化任務
2.6.20 批量重命名文件
2.6.21 輸出照片為PDF或照片畫廊
2.7 練習題
第3章 顏色
3.1 關于顏色
3.1.1 眼睛的影響
3.1.2 用計算機表現(xiàn)顏色
3.1.3 顏色位數(shù)
3.1.4 屏幕分辨率和顯卡顯存
3.2 顏色模式
3.2.1 HSB模式
3.2.2 RGB模式
3.2.3 CMYK模式
3.2.4 Lab模式
3.2.5 位圖模式
3.2.6 雙色調模式
3.2.7 索引顏色模式
3.2.8 灰度模式
3.2.9 色域
3.2.10 轉換顏色模式
3.3 評估圖像及簡單調整
3.3.1 用直方圖評估圖像色調
3.3.2 局部加亮圖像
3.3.3 局部加暗圖像
3.3.4 降低圖像局部飽和度
3.3.5 去除圖像顏色
3.3.6 反相圖像
3.3.7 色調均化
3.3.8 使用[閩值]命令
3.3.9 使用[色調分離]命令
3.3.10 使用[亮度/對比度]命令
3.3.11 使用[變化]命令
3.3.12 使用[陰影/高光]命令
3.3.13 使用[漸變映射]命令
3.4 圖像調整高級方法
3.4.1 使用[色階]命令
3.4.2 使用[曲線]命令
3.4.3 使用[色彩平衡]命令
3.4.4 應用[色相/飽和度]命令
3.4.5 使用[替換顏色]命令
3.4.6 使用[可選顏色]命令
3.4.7 使用[匹配顏色]命令
3.4.8 使用[照片濾鏡]命令
3.4.9 使用[曝光度]命令
3.4.10 使用[自然飽和度]命令
3.4.11 快速使用調整命令的技巧1——使用預設
3.4.12 快速使用調整命令的技巧2——存儲參數(shù)
第4章 選擇
4.1 制作選擇區(qū)域
4.1.1 了解選擇區(qū)域
4.1.2 選擇所有像素
4.1.3 制作矩形選區(qū)
4.1.4 制作圓形選區(qū)
4.1.5 制作單行[列]選區(qū)
4.1.6 制作不規(guī)則形選區(qū)
4.1.7 自動追蹤圖像邊緣制作選區(qū)
4.1.8 點擊式依據(jù)顏色制作選區(qū)
4.1.9 涂抹式依據(jù)顏色制作選區(qū)
4.2 選區(qū)模式及快捷鍵
4.2.1 選區(qū)工作模式
4.2.2 制作選區(qū)的快捷鍵
4.3 選擇區(qū)域基本操作
4.3.1 全選與取消選擇區(qū)域
4.3.2 再次選擇選區(qū)
4.3.3 移動選區(qū)
4.3.4 隱藏或顯示選區(qū)
4.3.5 反選
4.4 調整選擇區(qū)域
4.4.1 調整邊緣
4.4.2 擴大或縮小選區(qū)
4.4.3 羽化選區(qū)
4.4.4 邊界化選區(qū)
4.5 變換選擇區(qū)域
4.6 應用路徑制作精確選區(qū)
4.6.1 路徑的基本概念
4.6.2 繪制路徑
4.6.3 編輯調整路徑
4.6.4 路徑運算
4.6.5 [路徑]面板
4.6.6 轉換路徑與選區(qū)
第5章 繪畫及著色
5.1 選擇前景色與背景色
5.2 繪圖工具
5.2.1 畫筆工具
5.2.2 鉛筆工具
5.2.3 [畫筆]面板
5.3 形狀工具
5.3.1 矩形工具、圓角矩形工具和圓形工具
5.3.2 多邊形工具
5.3.3 直線工具
5.3.4 自定義形狀工具
5.4 橡皮擦工具
5.4.1 橡皮擦工具
5.4.2 背景橡皮擦工具
5.4.3 魔術橡皮擦工具
5.5 漸變工具
5.5.1 漸變工具選項條
5.5.2 創(chuàng)建實色漸變
5.5.3 創(chuàng)建透明漸變
5.5.4 創(chuàng)建雜色漸變
5.5.5 存儲漸變
5.6 填充和描邊
5.6.1 為選區(qū)或路徑填充
5.6.2 為選區(qū)或路徑描邊
5.7 定義圖案
第6章 糾錯及修飾變換圖像
6.1 糾正錯誤
6.1.1 [歷史記錄]面板
6.1.2 歷史記錄畫筆工具
6.2 修飾圖像
6.2.1 圖章工具
6.2.2 使用[仿制源]面板
6.2.3 修復工具
6.3 變換圖像
6.3.1 縮放對象
6.3.2 旋轉圖像
6.3.3 斜切圖像
6.3.4 翻轉圖像
6.3.5 扭曲圖像
6.3.6 透視圖像
6.3.7 精確變換
6.3.8 再次變換
6.3.9 變形圖像
6.3.10 使用內容識別比例變換
第7章 通道和快速蒙版
7.1 關于通道
7.1.1 原色通道
7.1.2 Alpha通道
7.1.3 專色通道
7.2 深入操作通道
7.2.1 顯示[通道]面板
7.2.2 觀察通道
7.2.3 選擇通道
7.2.4 復制通道
7.2.5 刪除通道
7.2.6 以原色顯示通道
7.2.7 改變通道的排列順序
7.2.8 改變通道的名稱
7.2.9 改變通道縮微預視圖
7.2.10 分離與合并原色通道
7.2.11 保存Alpha通道
7.3 關于Alpha通道
7.3.1 理解Alpha通道
7.3.2 通過Alpha通道創(chuàng)建選區(qū)
7.3.4 通過保存選區(qū)創(chuàng)建Alpha通道
7.3.5 將通道作為選區(qū)載入
7.4 A1Pha通道使用實例
7.5 快速蒙版
7.6 練習題
第8章 圖層
8.1 圖層的基本特性
8.1.1 透明特性
8.1.2 分層管理特性
8.1.3 可編輯性
8.2 [圖層]面板
8.3 圖層操作
8.3.1 選擇圖層
8.3.2 顯示和隱藏圖層
8.3.3 創(chuàng)建新圖層
8.3.4 復制圖層
8.3.5 刪除圖層
8.3.6 重命名圖層
8.3.7 改變圖層的次序
8.3.8 設置圖層不透明度屬性
8.3.9 設置填充透明度
8.3.10 鎖定圖層屬性
8.3.11 鏈接圖層
8.3.12 顯示圖層邊緣
8.4 對齊或分布圖層
8.4.1 對齊圖層
8.4.2 分布圖層
8.5 合并圖層
8.5.1 合并任意多個圖層
8.5.2合并所有圖層
8.5.3 向下合并圖層
8.5.4 合并可見圖層
8.5.5 合并圖層組
8.6 圖層組
8.6.1 新建圖層組
8.6.2 通過圖層創(chuàng)建圖層組
8.6.3 將圖層移入或移出圖層組
8.6.4 創(chuàng)建嵌套圖層組
8.6.5 復制與刪除圖層組
8.7 創(chuàng)建剪貼蒙版
8.7.1 創(chuàng)建剪貼蒙版
8.7.2 取消剪貼蒙版
8.8 圖層蒙版
8.8.1 添加圖層蒙版
8.8.2 編輯圖層蒙版
8.8.3 隱藏圖層蒙版
8.8.4 取消圖層蒙版的鏈接
8.8.5 應用及刪除圖層蒙版
8.8.6 使用[蒙版]面板
8.9 調整圖層
8.9.1 創(chuàng)建調整圖層
8.9.2 編輯調整圖層
8.9.3 使用[調整]面板
8.10 圖層樣式
8.10.1 圖層樣式類型
8.10.2 復制、粘貼圖層樣式
8.10.3 屏蔽和刪除圖層樣式
8.11 圖層的混合模式
8.12 智能對象
8.12.1 智能對象是什么
8.12.2 智能對象的優(yōu)點
8.12.3 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
8.12.4 創(chuàng)建嵌套多級智能對象
8.12.5 復制智能對象
8.12.6 對智能對象進行操作
8.12.7 編輯智能對象的源文件
8.12.8 導出智能對象
8.12.9 替換智能對象
8.12.10 柵格化智能對象
第9章 文字
9.1 文字與圖層
9.2 輸入并編輯文字
9.2.1 輸入水平文字
9.2.2 輸入垂直文字
9.2.3 制作傾斜排列的文字
9.2.4 相互轉換水平及垂直排列的文字
9.2.5 創(chuàng)建文字型選區(qū)
9.2.6 使用文字型選區(qū)設計作品
9.2.7 輸入點文字
9.2.8 輸入段落文字
9.2.9 相互轉換點文字及段落文字
9.3 設置文字格式
9.4 設置段落格式
9.5 扭曲變形文字
9.5.1 制作扭曲變形文字
9.5.2 取消文字變形效果
9.6 轉換文字
9.6.1 轉換為普通圖層
9.6.2 轉換為形狀圖層
9.6.3 生成路徑
9.7 沿路徑繞排文字
9.7.1 制作沿路徑繞排文字的效果
9.7.2 路徑繞排文字實現(xiàn)原理
9.7.3 更改路徑繞排文字的效果
9.8 圖文繞排
9.8.1 制作圖文繞排效果
9.8.2 圖文繞排效果實現(xiàn)原理
9.8.3 更改圖文繞排效果
第10章 濾鏡
10.1 濾鏡庫
10.1.1 認識濾鏡效果圖層
10.1.2 濾鏡效果圖層的操作
10.2 特殊功能濾鏡
10.2.1 消失點
10.2.2 液化
10.3 常用濾鏡簡介
10.3.1 高斯模糊
10.3.2 動感模糊
10.3.3 徑向模糊
10.3.4 表面模糊
10.3.5 水波
10.3.6 蒙塵與劃痕
10.3.7 減少雜色
10.3.8 彩色半調
10.3.9 馬賽克
10.3.10 鏡頭光暈
10.3.11 USM銳化
10.3.12 智能銳化
10.4 智能濾鏡
10.4.1 添加智能濾鏡
10.4.2 編輯智能蒙版
10.4.3 編輯智能濾鏡
10.4.4 編輯智能濾鏡混合選項
10.4.5 停用/啟用智能濾鏡
10.4.6更換智能濾鏡
10.4.7 刪除智能濾鏡
第11章 動作、自動化與腳本
11.1 動作
11.1.1 應用預設動作
11.1.2 創(chuàng)建新動作
11.1.3 編輯修改動作
11.2 應用自動化命令
11.2.1 批處理
11.2.2 創(chuàng)建快捷批處理
11.2.3 用Photomerge制作全景圖像
11.2.4 條件模式更改
11.2.5 限制圖像
11.3 應用腳本
11.3.1 圖像處理器
11.3.2 將圖層復合導出到文件
11.3.3 將圖層導出到文件
11.3.4 腳本事件管理器
11.4 練習題
第12章 3D圖層
12.1 3D文件操作基礎
12.1.1 正確顯示3D物體
12.1.2 導入3D模型
12.1.3 渲染輸出3D文件
12.1.4 存儲3D文件
12.2 創(chuàng)建新的3D對象
12.2.1 創(chuàng)建3D形狀
12.2.2 創(chuàng)建3D明信片
12.2.3 創(chuàng)建3D網格
12.3 3D場景及3D物體屬性
12.3.1 3D面板
12.3.2 3D場景
12.3.3 網格
12.3.4 材料
12.3.5 光源
12.4 3D物體調整與編輯
12.4.1 使用3D軸調整3D物體
12.4.2 使用工具調整3D物體
12.5 調整三維視角
12.6 改變模型光照
12.6.1 顯示并了解燈光類型
12.6.2 添加或刪除各個光源
12.6.3 改變燈光類型
12.6.4 調整光源位置
12.6.5 調整燈光屬性
12.7 3D模型貼圖紋理編輯
12.7.1 認識3D物體材料
12.7.2 替換與保存材料
12.7.3 紋理映射屬性詳解
12.7.4 紋理映射貼圖操作詳解
12.7.5 查看材料與網格的對應關系
12.7.6 直接在3D對象上繪制紋理貼圖
12.7.7 理解3D繪畫映射
12.7.8 標識可繪畫區(qū)域
12.8 更改3D模型的渲染設置
12.8.1 選擇渲染預設
12.8.2 自定渲染設置
12.8.3 渲染橫截面效果
12.9 柵格化三維模型
12.10 3D功能應用實例
第13章 綜合案例
13.1 追擊目標視覺表現(xiàn)
13.2 ROBIM彩頁視覺表現(xiàn)
13.3 超酷音樂海報設計
13.4 足跡特效表現(xiàn)
13.5 藝術之眼特效表現(xiàn)
13.6 心的魅力特效表現(xiàn)
13.7 [迎春]酒廣告設計
13.8 輝煌八周年宣傳設計
13.9 [MARTELL]白蘭地酒宣傳設計
13.10 MOKIO手機宣傳設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