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望,教授,在光學、舊體詩詞、書法、辭書、編輯、光學翻譯、機械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和建樹。1942年7月9日生,陜西周至人,曾任《光子學報》主編。無黨派。1966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后留校1年。1967年9月至1977提3月在國營長江有線電廠(武漢733廠)從事光纖文字傳真體研制。1977年3月調中國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從事導波光學研究和徑向梯度折射率透鏡測試,1990年4月起從事《光子學報》編校和終審工作。主要業(yè)績:提出“自聚焦棒材中細光束保徑(等徑)傳播的猜測”并以歸謬法證明之;提出“半自陷的概念”,給出其機制的完整物理解釋;國際上首次據(jù)自聚焦棒材中的光行軌跡直測其周期長度;國際上首倡從光源和媒質兩方面來進行無衍射光束研究;研究出分子散射法、截長補短法、物像等大法、干涉截距法和反射起偏法等5種測量自聚焦棒材光學參量的方法并設計與裝調相應設備;所編《光子學報》為多家國際著名檢索刊庫收錄,并入選中國核心期刊。國內首次觀測自聚焦透鏡的譜耗、像差和鋰玻棒鏡反常色差;國內首先開展抑制細光束衍射的理論研究;國內首次觀察自聚焦棒材中的光行軌跡;將所刊改為《光子學報》,并制定編輯章程;光纖光譜損耗測量儀的設計、裝調與標定;自聚焦透鏡像差測量儀的設計、裝調與標定;光纖文字傳真機的研制;光纖拉絲機、排絲機的設計與裝調;解決石墨電極接觸不良問題;參與國內早期光纖通信試驗;在第23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提出光子學前瞻性研究方向。曾為西北大學研究生講授《光纖導論》;為《光學學報》等學術期刊審稿數(shù)十篇;整理一來華光學學者講學記錄的理論部分;曾題《光子學報》刊名。主要著述:《程希望自選集》,內有23篇光學論文,53首舊體詩詞(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1995年);編輯《英漢光學與光通信詞匯》,有12萬詞條(科學出版社,2004年);編輯《漢英光學與光通信詞匯》,有8萬詞條(科學出版社,2004年);譯英著《傳輸光學》(人民郵電出版社,1987年);譯英著《梯度折射率光學》(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年);譯日著《光通信理論—量子論基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年);譯英著《光學雙穩(wěn)態(tài)—以光控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發(fā)表兩篇光學科學普及作品。另有《漢詩新韻》正在編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