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白侖,1930年生,江蘇宜興人。1955年從南京工學院建筑系畢業(yè)后,分配至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抱著滿腔愛國熱情投身祖國建設事業(yè)。其父徐鑄成是全國著名報人,先后主持《大公報》、《文匯報》筆政,在抗日救亡、民主建國中,在敵偽和蔣介石政權迫害下,追求真理,仗義直言,但1957年被打為“右派”。徐白侖受父親牽連,被打入“另冊”,含淚沉浮于苦海之中。“文革”期間,被列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受寵若驚,拼命工作,終因醫(yī)療事故,雙目瀕于失明,年方41歲。為了實現(xiàn)自身價值,開始棄工習文,經歷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以后,終于在10年后發(fā)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以后陸續(xù)發(fā)表了童話、寓言、詩歌、科幻小說達十余萬字,作品曾被收入《當代童話選》和《近代寓言選》。正當嚴酷的命運似乎向他露出一絲笑臉時,在中國科學院從事生物化學研究的妻子卻心力交瘁、積勞成疾,于1983年發(fā)現(xiàn)患晚期肺癌,僅僅8個月后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年僅52歲。徐白侖在家破人亡之后,整日以淚洗面,經歷了整整一年的痛苦與彷徨之后,痛定思痛,推己及人,決定以余生去幫助那些比他更為不幸的盲童,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生活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