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江右王學的重要代表。本書是研究他生平、思想的首部專著,打破了以往就概念范疇進行分析的單面的哲學方法,結合羅念庵個人的特點,回到歷史世界,把握其思想與生活際遇、時代背景之間的互動。在義理分析上,以體知、工夫為脈絡把握念庵之學的活的精神。筆者將念庵之學置于相關的生活一歷史脈絡和工夫一體知脈絡中加以把握,這樣的脈絡、語境(context)正是哲學研究所容易缺失的層面。因此,在篇章結構上便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羅念庵的生活一歷史世界中勾勒其思想之演變、心靈之變動,其理論學說在實際生活中的落實,及其對歷史事件、時代問題的回應;下篇則從工夫一體知的角度分析其言說與其工夫進境所具有的“切己”關聯(lián)和逐步推進,進而本體一工夫一境界相互推進,走出了一條致良知的漸修進路。同時,上下篇又不是分割孤立的,上篇側重史學敘述,下篇側重思想義理分析。透過生活一歷史脈絡的敘述,可以尋找念庵思想變動歷史的、心理的原因(當然思想變動的原因不全如此,還包括對學理本身的理解),而工夫進境、立言宗旨的不斷深入,又使得他社會關切的方式和層面隨之提升。要言之,性理世界與生活一歷史世界原本一體地構成了念庵的全副生命,如鳶飛魚躍,流行在宇宙大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