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舞蹈黃梅戲風貌

黃梅戲風貌

黃梅戲風貌

定 價:¥36.00

作 者: 胡虧生 著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戲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2032838 出版時間: 2008-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392 字數:  

內容簡介

  全書除緒論和附錄外,共分為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簡要論述了戲曲藝術的一般特點和黃梅戲的文化定位。第二部分即從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別介紹并評述了黃梅戲的神話劇、生活小戲、傳統大戲、移植劇、古典歷史名劇、改編劇、影視劇等各類劇目的品味、神韻和風格特點。第三部分即第九章、第十章,主要是從新創(chuàng)劇目、意境及傳播途徑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論述了黃梅戲在新時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成果、新面貌。從黃梅戲當前生機蓬勃的風貌出發(fā),把黃梅戲的歷史發(fā)展與現實狀況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對戲曲藝術的理論闡發(fā)與對劇目的評述結合起來,立足于黃梅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著眼于對黃梅戲千姿百態(tài)、姹紫嫣紅的整體風貌的介紹和評述;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視角評點黃梅戲的創(chuàng)新成果,一切以“戲”來說話,是全書思想內容及形式結構的重要特點。

作者簡介

  胡虧生,男,1948年11月2日生于安徽桐城縣,1967年應征入伍(海軍航空兵)。1973年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留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現任安徽師范大學社會學院黨委書記。多年來,在《黃梅戲藝術》雜志和有關刊物上,發(fā)表過《毛澤東的思想政治工作學說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特點》,以及《梅開三度研究》、《黃梅戲藝術風貌》、《韓再芬的舞臺風貌及徽州女人》、《黃梅戲與皖江區(qū)域性文化》等各類論文數十篇。1998年后,致力于黃梅戲藝術的專項研究,關注黃梅戲藝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有志于為黃梅戲的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盡綿薄之力。

圖書目錄


緒論
 一、戲曲藝術的一般特征
 二、戲曲藝術的社會功能
第一章 黃梅戲的文化定位
一、黃梅戲的地方性
二、黃梅戲的世俗性
三、黃梅戲的抒情性
四、黃梅戲的優(yōu)越性
第二章 黃梅戲的神話劇
 一、《天仙配》的成就與藝術地位
 二、《龍女》等其他神話劇目的風采
第三章 黃梅戲的生活小戲
 一、黃梅戲生活小戲的特色
 二、《夫妻觀燈》等生活小戲的賞析
第四章 黃梅戲的傳統劇
 一、黃梅戲的通俗性和大眾化
 二、黃梅戲傳統劇目的藝術氣質
 三、花花世界的放歌和哀鳴——評《菜刀記》
 四、黃梅戲與皖江區(qū)域性文化
第五章 黃梅戲的移植劇
 一、黃梅戲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二、黃梅戲移植劇目的特點
第六章 黃梅戲的古典歷史名劇
一、黃梅戲的傳承性
二、黃梅戲整理上演古典名劇的特點
三、《墻頭馬上》的整理改編和上演
第七章 黃梅戲的改編劇
 一、黃梅戲與文學作品的互動性
 二、黃梅戲改編文學作品的成就
 三、金芝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藝術成就
第八章 黃梅戲的影視劇
 一、黃梅戲的現代化和時代性
 二、黃梅戲電影一覽
三、黃梅戲電視劇拍攝年記
四、黃梅戲的VCD碟片
五、胡連翠與其導演的戲曲電視劇
六、汪靜塑造的影視劇形象與《討飯國舅》
 七、電視劇《李師師與宋徽宗》賞析
第九章 新時期的黃梅戲
 一、黃梅戲的改革創(chuàng)新
 二、黃梅戲的新劇目的創(chuàng)作
 三、黃梅戲的意境創(chuàng)造
 四、黃梅戲的悲情戲的創(chuàng)新
 五、新創(chuàng)劇目《半邊月》賞析
 六、黃新德的藝術道路與風采——黃梅戲的風格流派略論
 七、韓再芬的舞臺風貌與《徽州女人》
 八、黃梅戲與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九、開拓創(chuàng)新的五年(1997--2001)——述評《黃梅戲藝術》
第十章 黃梅戲在解放后的發(fā)展——“梅開三度”的研究
 一、“梅開三度”說法的由來
……
第十一章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雜志和資料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