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展望》重點關注財政政策。多數(shù)拉美國家的政府在整飭財政方面采取了有益的措施。各國政府改進了公共債務管理,降低了財政赤字,通過了財政責任法案,創(chuàng)建了平準基金等等。當然,拉美過去5年的強勁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新千年全球宏觀經濟的繁榮——持續(xù)高漲的初級產品價格、有利的貿易條件、廉價的資本以及充裕的外國投資——但是,這一增長也是由管理穩(wěn)健、運行有效的政策框架帶來的??v觀本期財政整頓,許多觀察家關注的焦點是財政政策作為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并盛贊拉美以此方式運用財政政策使財政狀況略有改善。本《展望》認為,財政政策至少已經是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工具:通過促進增長以及降低貧困和不平等。公共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以及宏觀經濟責任制和不斷推行的分權制大大穩(wěn)定了宏觀經濟,不過挖掘財政體制的潛能借以促進拉美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仍有很多事情要做。本《展望》認為聚焦財政平等是必要的。通過拉美的稅收和支出體系發(fā)現(xiàn),財政收入波動性很大,個人所得稅收人不足;社會轉移支付的公共服務質量低下、受益面有限且具有累進性。提高財政質量的改革必須考慮財政政策的各種約束條件,如低收入和收入不平等對政府增加稅收能力的影響。要充分挖掘政策促進發(fā)展方面的潛力,就必須采取各種措施打擊逃漏稅,將更多的經濟活動引入正規(guī)部門,而這需要更好地平衡正規(guī)部門的成本和收益。簡化機制,向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部門的工人提供平等的社會服務是向這個方向邁進的必要步驟;同時,還要改進提供的服務的質量。例如,本《展望》對教育支出進行的分析就表明:問題是質量而不是數(shù)量;此外,分析還主張將提高支出效率和累進性作為增強教育績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