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巴村概況
一 巴村的人口概況及其來源
二 以巴村為地理中心的村落史
三 村落重組
第二章 家戶建筑與祭祀空間
一 建筑
二 現(xiàn)代巴村家戶的房屋建筑史
三 建房儀式
四 祭祀空間
第三章 巴村人的公共祭祀和朝圣空間
一 貢巴薩
二 巴村本部
三 茶日寺
四 拉薩的朝圣與祭祀圈
五 拉薩附近其他的朝圣圈
第四章 巴村人的歷書
一 氣象歷書
二 新歷書
三 歷書的傳統(tǒng)
四 誰的歷書
五 巴村人的生活與歷書
第五章 儀式中的大小傳統(tǒng)
一 新房封頂儀式
二 歡送儀式
三 色拉寺的朝镢儀式
四 喪儀
五 儀式的譜系
第六章 巴村的正統(tǒng)與異端
一 關于古代巴村的兩種口述史
二 贊康
三 茶日寺和贊康的關系
四 拉薩河谷的贊康
五 動態(tài)的大小傳統(tǒng)轉換模式
第七章 自治的村落社會
一 嘎廈檔案中記載的鄉(xiāng)村公會
二 田野個案:巴村的鄉(xiāng)村公會
三 檢討
第八章 城市和鄉(xiāng)村:關系的轉型
一 宇宙觀的一體化關系——巴村與拉薩
二 現(xiàn)代“城—鄉(xiāng)”關系
第九章 “階級”
一 現(xiàn)代性緩慢滲透巴村
二 現(xiàn)代革命
第十章 新共同體的實踐與瓦解
一 建構新共同體:從互助組到生產隊
二 從村落中上升的基層官員
三 新共同體的瓦解
第十一章 重塑村落
一 生產經營的轉變和貧富差別的再現(xiàn)
二 塑造村落邊界
三 重新區(qū)分內外
四 契約:村民遭遇外來者
第十二章 巴村的傳統(tǒng)社會網絡:吉毒
一 關于“吉毒”的兩種視角
二 “吉毒”的三種含義
三 藏人的人際關系分類
四 巴村吉毒網絡的屬性
第十三章 歷時格局中的“吉毒”
一 古代巴村的吉毒格局
二 革命對巴村“吉毒”網絡的影響
三 “武斗”
四 吉毒脈絡運作于生產隊內部
五 吉毒網絡的中興
第十四章 結論
一 作為敘事空缺的村落社區(qū)
二 村落在文明中
三 敘述策略一:小傳統(tǒng)的自我技術
四 敘述策略二:大小傳統(tǒng)的緊張與互動
五 敘述策略三:傳統(tǒng)間域
六 文明之藏族形式
附錄
一 表嘎廈時期人頭稅額(拉薩市西城區(qū)區(qū)委年的調查)
二 表嘎廈時期房租額(年的調查)
三 苦樂的諺語
四 租車合同
五 馬車運輸建筑材料公里計算表(以拉薩市為中心)
縮 寫
引用檔案目錄
參考文獻
一 漢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三 藏文部分
后記一
后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