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旅游華夏覽勝生活在香巴拉

生活在香巴拉

生活在香巴拉

定 價:¥49.00

作 者: 陳波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田野人文叢書
標 簽: 西藏

ISBN: 9787802309173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開 頁數(shù): 40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生活在香巴拉》是作者在一個中心藏區(qū)村落長達十三個月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結果。作者根據(jù)豐富的田野材料,挑戰(zhàn)美國人類學家雷德菲爾德(R. Redfield)提出的大小傳統(tǒng)理論;在總結五十年來國際學界對該理論的研究成果之上,《生活在香巴拉》提出對文明的新的理解,一改我們對西藏村落乃至藏文明的諸如進化論、現(xiàn)代化論和全球化論等圖解,從整體的和他者的視角,將文明化的藏區(qū)村落的生活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看到藏村在轉型中包容整個世界的能力、胸懷和文化邏輯。

作者簡介

  陳波,男,1970年生,200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F(xiàn)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大學藏學研究所,四川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講師,2005~2006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杜克大學做訪問學者,并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東亞系,杜克大學人類學系授課。主要研究方向為藏文化/文明的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社會學。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巴村概況
一 巴村的人口概況及其來源
二 以巴村為地理中心的村落史
三 村落重組
第二章 家戶建筑與祭祀空間
一 建筑
二 現(xiàn)代巴村家戶的房屋建筑史
三 建房儀式
四 祭祀空間
第三章 巴村人的公共祭祀和朝圣空間
一 貢巴薩
二 巴村本部
三 茶日寺
四 拉薩的朝圣與祭祀圈
五 拉薩附近其他的朝圣圈
第四章 巴村人的歷書
一 氣象歷書
二 新歷書
三 歷書的傳統(tǒng)
四 誰的歷書
五 巴村人的生活與歷書
第五章 儀式中的大小傳統(tǒng)
一 新房封頂儀式
二 歡送儀式
三 色拉寺的朝镢儀式
四 喪儀
五 儀式的譜系
第六章 巴村的正統(tǒng)與異端
一 關于古代巴村的兩種口述史
二 贊康
三 茶日寺和贊康的關系
四 拉薩河谷的贊康
五 動態(tài)的大小傳統(tǒng)轉換模式
第七章 自治的村落社會
一 嘎廈檔案中記載的鄉(xiāng)村公會
二 田野個案:巴村的鄉(xiāng)村公會
三 檢討
第八章 城市和鄉(xiāng)村:關系的轉型
一 宇宙觀的一體化關系——巴村與拉薩
二 現(xiàn)代“城—鄉(xiāng)”關系
第九章 “階級”
一 現(xiàn)代性緩慢滲透巴村
二 現(xiàn)代革命
第十章 新共同體的實踐與瓦解
一 建構新共同體:從互助組到生產隊
二 從村落中上升的基層官員
三 新共同體的瓦解
第十一章 重塑村落
一 生產經營的轉變和貧富差別的再現(xiàn)
二 塑造村落邊界
三 重新區(qū)分內外
四 契約:村民遭遇外來者
第十二章 巴村的傳統(tǒng)社會網絡:吉毒
一 關于“吉毒”的兩種視角
二 “吉毒”的三種含義
三 藏人的人際關系分類
四 巴村吉毒網絡的屬性
第十三章 歷時格局中的“吉毒”
一 古代巴村的吉毒格局
二 革命對巴村“吉毒”網絡的影響
三 “武斗”
四 吉毒脈絡運作于生產隊內部
五 吉毒網絡的中興
第十四章 結論
一 作為敘事空缺的村落社區(qū)
二 村落在文明中
三 敘述策略一:小傳統(tǒng)的自我技術
四 敘述策略二:大小傳統(tǒng)的緊張與互動
五 敘述策略三:傳統(tǒng)間域
六 文明之藏族形式
附錄
一 表嘎廈時期人頭稅額(拉薩市西城區(qū)區(qū)委年的調查)
二 表嘎廈時期房租額(年的調查)
三 苦樂的諺語
四 租車合同
五 馬車運輸建筑材料公里計算表(以拉薩市為中心)
縮 寫
引用檔案目錄
參考文獻
一 漢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三 藏文部分
后記一
后記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