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史先秦兩漢嶺南建筑研究

先秦兩漢嶺南建筑研究

先秦兩漢嶺南建筑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曹勁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232762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9 字數:  

內容簡介

  《先秦兩漢嶺南建筑研究》在空間性視野下對嶺南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中的建筑遺跡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通過整體建筑文化歷時性意義分析,初步建立了史前至兩漢期間嶺南早期建筑起源和發(fā)展的框架。這是對該階段嶺南建筑在多樣化基礎上,以異質能動姿態(tài)日漸走向穩(wěn)定發(fā)展過程的深度梳理與探討?;旧?,這是建筑在嶺南特殊空間性中濫觴并形塑出基本特色后,回過來中介、鞏固地域性發(fā)展,并進一步與中原和周邊地區(qū)等外來文化相互對話、交融,而產生新的文化、建筑的空間的一段發(fā)展歷程?!断惹貎蓾h嶺南建筑研究》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筑學師生、文物保護工作者參考的學術論著,也適用于對建筑歷史有濃厚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暫缺《先秦兩漢嶺南建筑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嶺南早期建筑的研究及獨特軌跡
1.時空界定
2.回顧及省思
3.研究方法
二、嶺南早期建筑的地域特質和編年依據
1.嶺南異質地域的歷史發(fā)展軌跡
2.嶺南早期建筑分期的考古實證
三、嶺南早期建筑書寫的現(xiàn)實意義
1.自然地理與建筑形制的淵源
2.文化交匯的裊繞余韻
3.歷史遺構的全新視野
四、本章小結
第二章 石器時代的嶺南洞穴與巢居
一、來自建筑考古學的啟示
二、五嶺之南的遠古時代
1.嶺南的舊石器時代
2.嶺南的新石器時代早期
3.洞穴遺址的分布
三、洞穴遺址的建筑學觀察
1.擇址分析
2.洞穴空間的原始區(qū)劃
3.功能衍生與生活建構
四、虛實之間的領域指認
五、赤鐵礦遺跡遙指的神圣空間殘影
六、巢居——洞穴之外的歧異發(fā)展
1.問題的提出
2.富有啟發(fā)性的可能性案例
3.槽巢和窩棚——原始營造的發(fā)端
七、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定棲山崗的農生聚落與居所建構
一、山崗遺址的分布地志及其社會文化演進意義
二、走出洞穴后的原始農業(yè)生活文明
三、聚落世界及其宇宙對應
1.聚落建構的空間和社會意義
2.聚落可能的功能分化
3.聚落可能的宇宙對應
四、部落社會及其屋舍建構
1.石峽遺址的木骨泥墻長屋
2.鯰魚轉半地穴建筑遺址
3.走馬崗半地穴建筑遺址
4.香港元朗虎地凹地面式建筑遺址
5.廣西曉錦遺址干欄建筑遺跡
五、儲藏與歸葬
1.陶器——來自泥土的恩典
2.“入土為安”的歸葬
六、圖騰與象征
1.點與線的刻畫
2.原始巫術禮儀的圖騰含義
3.質樸紋樣的美感積淀
七、本章小結
第四章 貝丘和沙丘的濱海聚落與建筑營構
一、貝丘與沙丘遺址的領域分布及空間意義
1.貝丘遺址的分布及生活世界建構
2.沙丘遺址的分布及生活世界建構
二、以洋海貝食為滋養(yǎng)的集體社會空間架構
1.貝丘居民的生計
2.沙丘居民的生計
3.貝丘和沙丘遺址的聚落特點
三、干欄、陸筑及其彰顯的動靜空間反轉
1.濱水干欄長屋
2.坡地干欄
3.平地起建的居址
4.以燒灶為中心的戶外生活空間建構
5.動靜輝映的空間關學
6.關于建筑形態(tài)的若干問題的探討
四、舟楫和水上生活空間
1.海島上的神秘巖畫
2.聚落里的神圣空間
3.地域美學圖像
4.動態(tài)空間認知
五、空間體驗及建筑美的呈顯
六、本章小結
第五章 青銅時代的嶺南方國及其空間實踐
一、古國作為史籍傳說中的嶺南空間歷史階段
二、以“國”為界的空間地域劃分
1.青銅文化的鼎盛與方國文明的出現(xiàn)
2.南越諸小國與中原文化
三、階級與空間之社會區(qū)隔
1.橫嶺山墓地的等級與性別的空間分化
2.石峽墓葬所體現(xiàn)的階級分化
四、宮室的出現(xiàn)及其華美走向
1.“宮室”的由來和發(fā)展
2.嶺南宮室建筑的華美殘影
五、民居建筑傳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1.聚落遺址中的訊息
2.本土建筑文化與外來建筑文化共存
六、本章小結
第六章 秦漢時期嶺南建筑的飛躍發(fā)展
一、從南越國到南海諸郡
二、要道、城池:攻防與統(tǒng)治
1.嶺南所發(fā)現(xiàn)的代表性城池
2.攻防與統(tǒng)治意旨的體現(xiàn)
三、取法中原禮制、兼納地域文化的都城建構
1.考古發(fā)掘和史料辯證下的南越王都城
2.效仿漢廷的南越國政治體系和都城規(guī)劃
3.內城外郭、郭外有墓葬區(qū)和郊野的都城建構
4.在地海洋文化對南越國都城空間性形塑的影響
四、華美宮室:地方統(tǒng)治生活及號令中心
1.謹嚴恢宏的南越王宮殿
2.氣勢雄偉的行宮:五華獅雄山“長樂臺”
3.布局山崗的官署:澄海龜山漢代建筑遺址
五、曲水流觴的賞玩宴樂與苑囿建筑
1.宮苑遺址現(xiàn)狀
2.造園手法蠡測
3.低支架的干欄宮殿
4.苑中的政治和生活空間
5.南越王宮苑遺址的園林史學意義
六、山野洋海中的勞動生產與空間營造
1.民居陶屋的主要類型
2.結構與裝飾
3.發(fā)展與衍變的內在機制
七、等級分明、漢越雜糅的陵墓建筑
1.鑿山為藏的南越王石構陵墓
2.大型木槨墓和成熟的木構技術
3.磚室墓和磚構及穹隆技術
八、嶺南地域文化在空間、建筑上遺韻悠長
九、本章小結
結語
一、嶺南早期建筑文化的特色
1.孕育于山海之間、源遠流長的地域傳統(tǒng)
2.兼容、深化多元文化的開放性
3.務實因應政治社會轉型的嬗變作風
二、建議和展望
1.歷史事實的發(fā)掘與歷史現(xiàn)場的重建
2.空間意義的追索:重視社會文化脈絡的空間性詮釋視野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