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對歷代詩詞名篇多有評述,以他自己的眼光篩選并議論前輩們最頂尖的作品,從不曾人云亦云、隨聲俯仰。容若的點評,大多只是寥寥幾筆,甚至只有三四個字,并不像一些前輩評論家那樣把這當成一件工作或是一種事業(yè),似乎也沒有結集出版、流傳于世的意思,倒更像是自己讀書時隨手作的筆記,話都是對自己說的,不加修飾。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些評選既不用考慮世俗的口味,也不會故作驚人之論,更不會形成什么成體系的文藝理論。容若的選評后來以抄本的形式流傳于世,并沒有迅速得到刊刻。有清代第一才女之稱的顧太清收藏過這樣一個抄本,愛不釋手。她在一首詩里這樣記錄過自己的閱讀感受:“但從舊典拈佳句,不向紅塵覓解人?!鳖櫶逅坪跽媲懈惺艿搅巳萑舻墓陋殻⑾嘈抛约赫侨萑羯砗蟛欢嗟慕馊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