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臺灣文學隨著社會改革的快速變遷以及學術界對意識形態(tài)的熱切爭辯,有著多元的發(fā)展。朱天文出身于臺灣最知名的作家家庭(父親朱西甯,妹妹朱天心均為著名小說家),是活躍于七十年代末臺灣文藝社團“三三社”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也是當代臺灣“新電影”最成功的編劇家之一,多年來與導演侯孝賢合作的作品如《悲情城市》、《童年往事》等曾多次榮獲國際獎項。朱天文的寫作使得臺灣從前不能涉及的許多問題變成可接受的文學作品,其感官唯美的創(chuàng)作體現了重大的社會變動。《從傳說到巫言:朱天文的小說世界與臺灣文化》作者研究朱天文作品,追溯其早期烏托邦式之政治社會理想的形成,并分析此種理念在與臺灣本土主義接觸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從而探討朱天文寫作里存在的中國傳統(tǒng)、臺灣意識、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意義等多重身份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