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數(shù)據庫SQL Sever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

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

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

定 價:¥108.00

作 者: (美)惠倫 等著,黃湘情,謝琳,張靜妍 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SQL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5189493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5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共分7個部分,全面介紹了SQL Server 2005的有關知識。書中首先介紹了如何選擇與配置服務器和存儲硬件、安裝數(shù)據庫軟件、創(chuàng)建和管理數(shù)據庫等基礎知識;然后展示SQL Server 2005體系結構和新增功能的使用;最后介紹商業(yè)智能功能和數(shù)據庫管理員(DBA)必須掌握的主題,例如高可用性方案、故障排除和性能優(yōu)化等。書中給出了大量示例、提示和技巧,并根據作者的親身經驗給出最佳實踐建議,可幫助您學習并迅速掌握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圖文并茂,指導性強,適合各個層次的人學習。如果您是SQL Server初學者,那么《SQL Server2005管理員手冊》將是一本優(yōu)秀的入門指南;如果您是具有一定項目管理經驗的DBA,那么《SQL Server 2005管理員手冊》將是您的必備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EdWa rd WhaIen是教據庫性能、管理和備份恢復解決力案方面的專家 他是Performance Tuning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提供高級咨詢服務Marcilina Garcia擅長性能基準測試、數(shù)據庫設計和配置。BU rzin Patel是一名Mic rosoft程序管理員,主要關注SQL Server應用程序集成和數(shù)據庫管理。Stacia Misner是Data Inspirations的創(chuàng)始人,該公司提供商業(yè)智能咨詢和培訓服務。Victor lSakov擁有MCTS和MCITP等證書,是SQL Server 2005方面的認證培訓師、作者和專家。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簡介
第1章 Microsoft SQL Server的新特性 3
1.1 新的硬件支持 4
1.1.1 本機64位支持 4
1.1.2 NUMA支持 5
1.2 數(shù)據可用性 5
1.2.1 聯(lián)機還原 5
1.2.2 聯(lián)機索引操作 5
1.2.3 數(shù)據庫快照 6
1.2.4 快速恢復 6
1.2.5 鏡像備份 6
1.2.6 數(shù)據庫鏡像 6
1.2.7 已提交讀快照和快照隔離 7
1.3 性能 7
1.3.1 數(shù)據分區(qū) 7
1.3.2 計劃指南 8
1.3.3 強制參數(shù)化 8
1.3.4 動態(tài)管理視圖 8
1.4 對現(xiàn)有功能的增強 8
1.4.1 SNAC 8
1.4.2 故障轉移聚類分析 9
1.4.3 復制 9
1.4.4 索引 9
1.4.5 全文搜索 9
1.5 工具與實用工具 10
1.5.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10
1.5.2 查詢編輯器 10
1.5.3 SQL配置管理器 10
1.5.4 外圍應用配置器 11
1.5.5 SQL Server Profiler 11
1.5.6 數(shù)據庫引擎優(yōu)化顧問 11
1.5.7 SQL Server升級顧問 11
1.5.8 sqlcmd實用工具 11
1.5.9 tablediff實用工具 12
1.6 商業(yè)智能功能 12
1.6.1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12
1.6.2 Integration Services 13
1.6.3 Analysis Services 13
1.6.4 Reporting Services 13
1.6.5 Notification Services和Service Broker 13
1.7 小結 13
第2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版本、容量限制和許可 15
2.1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版本 16
2.1.1 移動版 16
2.1.2 Express版 16
2.1.3 工作組版 17
2.1.4 標準版 17
2.1.5 企業(yè)版 17
2.1.6 開發(fā)者版 18
2.2 理解Windows平臺支持 18
2.3 了解處理器和內存限制 21
2.4 峰值儲備要素 22
2.5 SQL Server 2005版本比較 22
2.5.1 數(shù)據庫引擎功能 22
2.5.2 Analysis Services 23
2.5.3 Reporting Services 24
2.5.4 Notification Services 25
2.5.5 Integration Services 25
2.5.6 復制 26
2.6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容量限制 26
2.7 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許可 28
2.7.1 用戶客戶端訪問許可 29
2.7.2 設備客戶端訪問許可 29
2.7.3 處理器許可 30
2.8 高可用性環(huán)境的許可考慮 31
2.9 SQL Server 2005定價 32
2.10 小結 33
第3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DBA的角色和職責 35
3.1 各種DBA 35
3.1.1 生產DBA 35
3.1.2 開發(fā)DBA 36
3.1.3 架構DBA 36
3.1.4 ETL DBA 37
3.1.5 OLAP DBA 37
3.2 DBA的基本職責 38
3.2.1 安裝和配置 38
3.2.2 安全性 40
3.2.3 操作 41
3.2.4 服務級別 41
3.2.5 系統(tǒng)監(jiān)視 41
3.2.6 性能優(yōu)化 42
3.2.7 常規(guī)維護 42
3.2.8 可靠性 43
3.2.9 災難恢復 43
3.2.10 規(guī)劃和調度停機時間 44
3.2.11 容量規(guī)劃 44
3.2.12 文檔 44
3.2.13 開發(fā)和設計 45
3.2.14 可伸縮性 46
3.2.15 復制 46
3.2.16 命名實例 46
3.3 DBA提示、指南和建議 46
3.3.1 了解操作系統(tǒng) 47
3.3.2 幫助臺 47
3.3.3 購買輸入 47
3.3.4 了解版本 47
3.3.5 不要恐慌 47
3.4 小結 48
第二部分 系統(tǒng)設計和體系結構
第4章 I/O子系統(tǒng)規(guī)劃和RAID配置 51
4.1 I/O基礎 51
4.1.1 磁盤驅動器基礎 52
4.1.2 磁盤驅動器性能特點 53
4.1.3 磁盤驅動器規(guī)格 54
4.1.4 磁盤驅動器性能 55
4.1.5 磁盤性能限制問題的解決方案 57
4.2 獨立冗余磁盤陣列(RAID) 57
4.2.1 RAID基礎 58
4.2.2 RAID級別 59
4.2.3 RAID性能 64
4.2.4 磁盤計算 65
4.2.5 RAID比較 66
4.2.6 選擇合適的RAID級別 67
4.3 SQL Server I/O概述 67
4.3.1 SQL Server讀 67
4.3.2 SQL Server寫 68
4.3.3 事務日志 68
4.3.4 備份和恢復 68
4.4 規(guī)劃SQL Server磁盤布局 69
4.4.1 確定I/O需求 69
4.4.2 規(guī)劃磁盤布局 70
4.4.3 實現(xiàn)配置 71
4.5 小結 71
第5章 32位和64位平臺與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73
5.1 CPU基礎 73
5.1.1 64位與32位尋址 74
5.1.2 硬件平臺 75
5.2 Windows版本 76
5.2.1 Windows 2000 77
5.2.2 Windows Server 2003 77
5.2.3 Windows Server 2003 64位版本 77
5.2.4 Windows比較 78
5.3 SQL Server 2005選項 78
5.3.1 SQL Server 32位版本 78
5.3.2 SQL Server 64位版本 79
5.4 利用64位SQL Server 79
5.4.1 在32位SQL Server 2005中利用大內存 80
5.4.2 在64位SQL Server 2005中利用大內存 81
5.5 小結 81
第6章 容量規(guī)劃 83
6.1 容量規(guī)劃的原則 84
6.1.1 容量規(guī)劃與規(guī)模計算 84
6.1.2 服務級別協(xié)議 84
6.1.3 容量規(guī)劃的數(shù)學計算 85
6.2 CPU容量規(guī)劃 86
6.2.1 CPU規(guī)模計算 87
6.2.2 監(jiān)視CPU使用情況 87
6.3 內存容量規(guī)劃 90
6.3.1 內存規(guī)模計算 90
6.3.2 監(jiān)視內存 91
6.4 I/O容量規(guī)劃 92
6.4.1 I/O子系統(tǒng)規(guī)模計算 92
6.4.2 監(jiān)視I/O子系統(tǒng) 93
6.5 網絡容量規(guī)劃 94
6.5.1 網絡規(guī)模計算 94
6.5.2 監(jiān)視網絡 95
6.6 增長方面的考慮 96
6.6.1 計算增長 96
6.6.2 規(guī)劃未來增長 96
6.7 基準測試和負載測試 97
6.8 I/O子系統(tǒng)基準測試 98
6.9 用MOM進行容量規(guī)劃 100
6.10 小結 100
第7章 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選擇存儲系統(tǒng) 101
7.1 互連與協(xié)議技術 102
7.1.1 理解數(shù)據傳輸:塊形式與文件格式 102
7.1.2 并行SCSI互連上的SCSI協(xié)議 103
7.1.3 以太網互連 106
7.1.4 iSCSI 107
7.1.5 光纖(FC)互連 108
7.1.6 互連帶寬比較 109
7.2 存儲系統(tǒng) 110
7.2.1 DAS 110
7.2.2 SAN 112
7.2.3 NAS 115
7.3 SQL Server 2005的存儲考慮 116
7.4 小結 118
第8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安裝與升級 119
8.1 預安裝計劃 119
8.1.1 最低硬件要求 120
8.1.2 選擇處理器體系結構 121
8.1.3 安裝Internet信息服務 121
8.1.4 要安裝的組件 121
8.1.5 服務帳戶 122
8.1.6 多個實例與并行安裝 123
8.1.7 許可模式 124
8.1.8 排序規(guī)則 124
8.1.9 身份驗證模式 124
8.1.10 安全考慮 125
8.2 安裝SQL Server 2005 125
8.2.1 使用安裝向導安裝SQL Server 2005 126
8.2.2 使用安裝向導安裝SNAC 132
8.2.3 使用命令提示符安裝SQL Server 2005 132
8.3 升級到SQL Server 2005 136
8.3.1 SQL Server升級顧問 138
8.3.2 升級過程 143
8.3.3 升級后的步驟 144
8.4 閱讀SQL Server 2005安裝日志文件 145
8.5 卸載SQL Server 2005 146
8.5.1 使用卸載向導卸載SQL Server 2005 146
8.5.2 使用命令提示符卸載SQL Server 2005 147
8.6 使用SQL Server外圍應用 配置器 147
8.7 小結 150
第9章 在網絡上配置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151
9.1 了解SQL Server網絡服務 151
9.1.1 SQL Server API 152
9.1.2 SQL Server網絡庫 154
9.1.3 選擇一個網絡庫 155
9.2 SQL Native Client(SNAC) 156
9.2.1 使用SQL Native Client 157
9.2.2 跟蹤和調試 158
9.3 配置網絡協(xié)議 158
9.4 使用ODBC數(shù)據源名稱(DSN) 164
9.4.1 創(chuàng)建ODBC DSN 164
9.4.2 使用別名 167
9.5 SQL Server瀏覽器服務 169
9.5.1 SQL瀏覽器運行 169
9.5.2 隱藏SQL Server 2005實例 171
9.6 網絡組件和性能 171
9.6.1 軟件層 171
9.6.2 硬件層 172
9.7 網絡監(jiān)視 173
9.7.1 監(jiān)視網絡性能 173
9.7.2 找到解決網絡問題的方案 173
9.8 小結 174
第三部分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管理
第10章 創(chuàng)建數(shù)據庫和數(shù)據庫快照 177
10.1 理解數(shù)據庫結構 177
10.1.1 數(shù)據庫文件 178
10.1.2 數(shù)據庫文件組 179
10.2 理解系統(tǒng)數(shù)據庫 180
10.2.1 master 180
10.2.2 model 180
10.2.3 msdb 181
10.2.4 resource 181
10.2.5 tempdb 181
10.2.6 AdventureWorks與AdventureWorksDW 183
10.3 創(chuàng)建用戶數(shù)據庫 183
10.3.1 創(chuàng)建數(shù)據庫 183
10.3.2 設置數(shù)據庫選項 190
10.4 查看數(shù)據庫詳細信息 198
10.4.1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查看數(shù)據庫詳細信息 198
10.4.2 使用sp_helpdb命令查看數(shù)據庫詳細信息 199
10.5 刪除數(shù)據庫 199
10.5.1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刪除數(shù)據庫 200
10.5.2 使用DROP DATABASE命令刪除數(shù)據庫 200
10.6 實際數(shù)據庫設計 201
10.6.1 簡單應用程序工作負荷 201
10.6.2 中等難度應用程序工作負荷 202
10.6.3 復雜應用工作負荷 203
10.7 使用數(shù)據庫快照 204
10.7.1 數(shù)據庫快照的工作方式 205
10.7.2 管理數(shù)據庫快照 205
10.7.3 常見用途 208
10.7.4 數(shù)據庫快照的局限性 208
10.8 小結 209
第11章 創(chuàng)建表和視圖 211
11.1 表基礎知識 211
11.1.1 數(shù)據類型 212
11.1.2 空值 218
11.1.3 IDENTITY列 219
11.2 創(chuàng)建、修改和刪除表 221
11.2.1 創(chuàng)建表 221
11.2.2 修改表 222
11.2.3 刪除表 225
11.3 視圖 225
11.3.1 視圖的優(yōu)點 226
11.3.2 視圖的數(shù)據安全性 227
11.3.3 創(chuàng)建、修改和刪除視圖 227
11.3.4 視圖源 230
11.3.5 修改視圖 230
11.3.6 刪除視圖 231
11.4 系統(tǒng)視圖 231
11.5 小結 234
第12章 創(chuàng)建索引以提高性能 235
12.1 索引基礎知識 235
12.2 使用索引的最佳方式 238
12.3 索引類型 239
12.3.1 聚集索引 239
12.3.2 非聚集索引 240
12.3.3 包含性列索引 241
12.3.4 索引視圖 241
12.3.5 全文索引 242
12.3.6 XML索引 242
12.4 設計索引 242
12.4.1 索引最佳實踐 243
12.4.2 索引限制 243
12.4.3 使用索引填充因子 244
12.4.4 分區(qū)索引 244
12.5 創(chuàng)建索引 245
12.5.1 索引創(chuàng)建示例 245
12.5.2 常規(guī)索引創(chuàng)建日志 249
12.5.3 最小日志操作 249
12.6 索引維護和優(yōu)化 250
12.6.1 監(jiān)視索引 250
12.6.2 重新生成索引 252
12.6.3 禁用索引 253
12.6.4 優(yōu)化索引 253
12.6.5 聯(lián)機索引操作 253
12.7 小結 254
第13章 強制數(shù)據完整性 255
13.1 什么是數(shù)據完整性 255
13.2 通過約束強制完整性 256
13.2.1 PRIMARY KEY約束 256
13.2.2 UNIQUE約束 259
13.2.3 FOREIGN KEY約束 262
13.2.4 CHECK約束 267
13.2.5 NULL和NOT NULL約束 270
13.2.6 DEFAULT定義 271
13.3 小結 272
第14章 備份基礎知識 275
14.1 為什么對高可用性的系統(tǒng)進行備份 276
14.2 需要備份的系統(tǒng)故障 276
14.2.1 硬件故障 276
14.2.2 軟件故障 277
14.3 事務日志的用途 277
14.4 Microsoft SQL Server自動恢復 278
14.5 恢復模式和日志 279
14.5.1 簡單恢復模式 279
14.5.2 完整恢復模式 280
14.5.3 大容量日志恢復模式 280
14.5.4 查看和更改恢復模式 281
14.6 備份類型 282
14.6.1 數(shù)據備份 283
14.6.2 差異備份 287
14.6.3 日志備份 287
14.6.4 僅副本備份 288
14.6.5 全文目錄備份 288
14.7 備份和媒體基礎知識 288
14.7.1 了解備份設備和媒體集 289
14.7.2 鏡像媒體集 292
14.7.3 備份歷史記錄表概述 293
14.7.4 在Management Studio中查看備份集 295
14.8 備份策略 297
14.9 備份系統(tǒng)數(shù)據庫 299
14.10 小結 300
第15章 還原數(shù)據 301
15.1 實踐并記錄還原過程 301
15.2 還原與恢復的概念 302
15.3 根據備份還原數(shù)據 304
15.3.1 完整數(shù)據庫還原、差異數(shù)據庫還原和日志還原 305
15.3.2 時點還原 307
15.3.3 文件和文件組還原 309
15.3.4 頁面還原 310
15.3.5 部分還原和段落還原 311
15.3.6 恢復到數(shù)據快照 313
15.3.7 聯(lián)機還原 314
15.3.8 快速恢復 314
15.4 小結 314
第16章 用戶管理和安全管理 315
16.1 主體 316
16.1.1 登錄名 316
16.1.2 用戶 320
16.1.3 角色 323
16.2 安全對象 326
16.3 權限 329
16.3.1 服務器權限 330
16.3.2 數(shù)據庫對象權限 330
16.3.3 語句權限 334
16.4 小結 336
第四部分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體系結構和功能
第17章 事務和鎖定 339
17.1 什么是事務 339
17.2 ACID屬性 340
17.2.1 原子性 340
17.2.2 一致性 340
17.2.3 隔離 341
17.2.4 持久性 341
17.3 提交事務 341
17.3.1 事務提交模式 342
17.3.2 事務性能 348
17.4 事務回滾 348
17.4.1 自動回滾 349
17.4.2 編程回滾 349
17.4.3 使用保存點 351
17.5 事務鎖定 352
17.5.1 鎖定管理功能 353
17.5.2 可鎖定的資源 353
17.5.3 鎖模式 354
17.6 查看鎖 356
17.7 鎖定提示 357
17.8 阻塞和死鎖 359
17.9 隔離級別 360
17.9.1 并發(fā)事務行為 361
17.9.2 行版本控制 362
17.10 小結 367
第18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內存配置 369
18.1 緩沖區(qū)高速緩存 369
18.1.1 惰性編寫器進程 370
18.1.2 檢查點進程 370
18.2 SQL Sever內存分配 373
18.2.1 動態(tài)內存分配 373
18.2.2 靜態(tài)內存分配 374
18.2.3 設置最大最小服務器內存 374
18.3 小結 375
第19章 數(shù)據分區(qū) 377
19.1 分區(qū)基礎知識 378
19.1.1 數(shù)據分區(qū)基礎 378
19.1.2 分區(qū)的好處 378
19.1.3 分區(qū)使性能受益 379
19.2 設計分區(qū) 380
19.3 創(chuàng)建分區(qū) 381
19.3.1 創(chuàng)建分區(qū)函數(shù) 381
19.3.2 創(chuàng)建分區(qū)方案 383
19.3.3 創(chuàng)建分區(qū)表 384
19.3.4 創(chuàng)建分區(qū)索引 385
19.4 查看分區(qū)信息 386
19.4.1 使用SQL語句查看分區(qū)信息 386
19.4.2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查看分區(qū)信息 390
19.5 維護分區(qū) 391
19.5.1 添加分區(qū) 391
19.5.2 存檔分區(qū) 392
19.5.3 刪除分區(qū) 394
19.5.4 對表重新分區(qū) 396
19.5.5 對非分區(qū)表分區(qū) 396
19.5.6 取消表的分區(qū) 396
19.5.7 刪除分區(qū)函數(shù)和分區(qū) 方案 397
19.6 使用分區(qū) 397
19.6.1 向分區(qū)表插入數(shù)據 397
19.6.2 從分區(qū)表選擇數(shù)據 397
19.6.3 從特定分區(qū)中選擇數(shù)據 397
19.7 分區(qū)場景 398
19.7.1 場景1:對歷史數(shù)據分區(qū) 398
19.7.2 場景2:對存儲器分區(qū) 398
19.7.3 場景3:為維護最優(yōu)化而分區(qū) 398
19.7.4 場景4:按空間分區(qū) 399
19.7.5 場景5:帳戶分區(qū) 399
19.7.6 場景6:聯(lián)接分區(qū) 399
19.7.7 場景小結 400
19.8 小結 400
第五部分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商務智能
第20章 復制 403
20.1 復制的基礎知識 404
20.2 復制的用途 404
20.2.1 擴展應用程序 405
20.2.2 數(shù)據倉庫 405
20.2.3 分發(fā)和合并數(shù)據 405
20.2.4 卸載報表處理 406
20.3 復制的概念 406
20.4 復制的類型 407
20.4.1 快照復制 407
20.4.2 事務復制 408
20.4.3 合并復制 408
20.5 復制的組件 408
20.5.1 復制數(shù)據 408
20.5.2 推送訂閱和請求訂閱 409
20.5.3 復制代理 409
20.6 配置復制 410
20.6.1 配置分發(fā)服務器 411
20.6.2 配置發(fā)布 414
20.7 使用SQL語句創(chuàng)建發(fā)布 421
20.8 使用SQL語句創(chuàng)建訂閱 427
20.9 配置Oracle發(fā)布 428
20.10 管理復制 432
20.10.1 發(fā)布服務器屬性 433
20.10.2 分發(fā)服務器屬性 433
20.10.3 禁用發(fā)布和分發(fā) 435
20.10.4 啟動復制監(jiān)視器 435
20.10.5 生成腳本 435
20.10.6 更新復制密碼 436
20.10.7 新建 437
20.10.8 刷新 437
20.11 監(jiān)視和優(yōu)化復制 437
20.11.1 使用perfmon監(jiān)視復制 437
20.11.2 使用復制監(jiān)視器監(jiān)視復制 438
20.11.3 優(yōu)化快照復制 440
20.11.4 優(yōu)化分發(fā)服務器 442
20.11.5 優(yōu)化分發(fā)數(shù)據庫 443
20.11.6 優(yōu)化事務復制 444
20.11.7 監(jiān)視和優(yōu)化合并復制系統(tǒng) 448
20.11.8 監(jiān)視合并復制系統(tǒng) 450
20.11.9 優(yōu)化合并復制系統(tǒng) 450
20.12 小結 452
第21章 Integration Services 453
21.1 什么是Integration Services 453
21.1.1 Integration Services與數(shù)據轉換服務 453
21.1.2 Integration Services的基礎知識 456
21.1.3 Integration Services組件概述 457
21.2 設計包 458
21.2.1 開發(fā)環(huán)境 458
21.2.2 控制流組件 464
21.2.3 連接管理器 469
21.2.4 數(shù)據流組件 470
21.2.5 調試工具 477
21.2.6 日志記錄 480
21.2.7 高級Integration Services功能 482
21.3 部署包 483
21.3.1 包配置 483
21.3.2 包部署 485
21.3.3 包的安全性 485
21.3.4 包的執(zhí)行 487
21.3.5 包的管理 487
21.3.6 監(jiān)視包 488
21.4 小結 488
第22章 Analysis Services 489
22.1 什么是Analysis Services 489
22.1.1 Analysis Services 2005與Analysis Services 2000 490
22.1.2 Analysis Services基礎 493
22.1.3 與SQL Server 2005組件集成 494
22.1.4 Analysis Services組件概述 495
22.2 設計Analysis Services項目 495
22.2.1 數(shù)據準備 496
22.2.2 開始一個Analysis Services項目 496
22.2.3 維度設計 501
22.2.4 多維數(shù)據集設計 505
22.3 管理Analysis Services 510
22.3.1 分析服務器配置 510
22.3.2 部署選項 510
22.3.3 分區(qū) 513
22.3.4 處理數(shù)據 518
22.3.5 安全管理 521
22.3.6 性能管理 522
22.3.7 SQL Server Profiler 523
22.3.8 性能計數(shù)器 523
22.4 小結 524
第23章 Reporting Services 525
23.1 什么是Reporting Services 525
23.1.1 Reporting Services 2005與Reporting Services 2000 526
23.1.2 Reporting Services基礎 527
23.1.3 Reporting Services組件概述 528
23.2 制作報表 529
23.2.1 企業(yè)報表 529
23.2.2 即席報表 538
23.3 管理Reporting Services 544
23.3.1 報表服務器配置 545
23.3.2 內容管理 547
23.3.3 安全管理 551
23.3.4 性能管理 554
23.4 小結 556
第24章 Notification Services和 Service Broker 557
24.1 什么是Notification Services 557
24.1.1 Notification Services 2005 與Notification Services2.0 558
24.1.2 Notification Services 基礎 558
24.1.3 Notification Services組件概述 559
24.2 開發(fā)Notification Services應用程序 560
24.2.1 創(chuàng)建實例配置文件 560
24.2.2 創(chuàng)建應用程序定義 文件 565
24.2.3 創(chuàng)建XSLT文件 581
24.3 使用Notification Services應用程序 582
24.3.1 部署Notification Services應用程序 582
24.3.2 測試Notification Services應用程序 586
24.3.3 添加訂閱 587
24.3.4 提交事件 588
24.3.5 查看通知 588
24.4 什么是Service Broker 589
24.4.1 Service Broker基礎 590
24.4.2 Service Broker組件概述 590
24.5 實現(xiàn)Service Broker應用程序 591
24.5.1 創(chuàng)建Service Broker對象 591
24.5.2 管理會話 593
24.6 管理Service Broker應用程序 595
24.6.1 停止Service Broker 應用程序 595
24.6.2 啟動Service Broker 應用程序 595
24.6.3 備份和還原Service Broker應用程序 595
24.6.4 查詢隊列 596
24.7 小結 596
第六部分 高可用性
第25章 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599
25.1 什么是高可用性和災難恢復 600
25.2 災難恢復和災難生存的 基本原理 601
25.3 Microsoft SQL Server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602
25.3.1 將數(shù)據庫備份用于災難恢復 602
25.3.2 日志傳送 603
25.3.3 數(shù)據庫鏡像 604
25.3.4 復制 605
25.3.5 SQL Server群集 606
25.3.6 高可用性和災難恢復技術概述 608
25.4 小結 609
第26章 故障轉移聚類分析的安裝與配置 611
26.1 什么是群集 611
26.2 聚類分析概念 612
26.3 MSCS概述 612
26.3.1 基本概念 613
26.3.2 群集組件 614
26.3.3 群集應用程序類型 619
26.3.4 MSCS模式 620
26.4 群集系統(tǒng)的例子 622
26.4.1 例1——使用靜態(tài)負載平衡的高可用性系統(tǒng) 622
26.4.2 例2——具有最大可用性的熱備件系統(tǒng) 623
26.4.3 例3——部分服務器群集 623
26.4.4 例4——只有虛擬服務器,沒有故障轉移 623
26.5 規(guī)劃配置 624
26.6 Windows 2003和SQL Server 2005聚類分析的安裝與配置 626
26.6.1 創(chuàng)建Windows群集 626
26.6.2 創(chuàng)建SQL Server群集 634
26.6.3 額外的步驟 639
26.6.4 使用三層結構的應用程序 641
26.7 小結 641
第27章 日志傳送和數(shù)據庫鏡像 643
27.1 數(shù)據丟失的類型 643
27.2 日志傳送 644
27.2.1 為日志傳送和數(shù)據庫鏡像配置安全性 645
27.2.2 配置日志傳送 647
27.2.3 監(jiān)視日志傳送 652
27.2.4 日志傳送故障轉移 654
27.2.5 刪除日志傳送 656
27.2.6 優(yōu)化日志傳送:操作與注意事項 656
27.2.7 實際日志傳送建議 658
27.3 數(shù)據庫鏡像 661
27.3.1 配置數(shù)據庫鏡像 661
27.3.2 數(shù)據庫鏡像的計劃和考慮 661
27.3.3 優(yōu)化數(shù)據庫鏡像 664
27.3.4 配置數(shù)據庫鏡像 670
27.3.5 監(jiān)視數(shù)據庫鏡像 677
27.3.6 為報表服務器使用鏡像和快照 680
27.4 小結 682
第七部分 性能優(yōu)化和故障排除
第28章 故障排除、問題解決和優(yōu)化方法論 685
28.1 故障排除和問題解決 685
28.1.1 問題解決的態(tài)度 685
28.1.2 故障排除技巧 687
28.1.3 搜索知識 690
28.2 性能調整與優(yōu)化 691
28.3 故障排除和優(yōu)化方法學 692
28.4 文檔記錄的需求 695
28.5 小結 696
第29章 數(shù)據庫系統(tǒng)優(yōu)化 697
29.1 監(jiān)視和優(yōu)化硬件 698
29.1.1 用于監(jiān)視和優(yōu)化硬件的工具 698
29.1.2 確定硬件瓶頸 705
29.2 監(jiān)視和優(yōu)化SQL Server 707
29.2.1 監(jiān)視和調節(jié)SQL Server 的工具 707
29.2.2 確定SQL Server性能瓶頸 710
29.2.3 優(yōu)化Microsoft SQL Server 配置選項 716
29.3 優(yōu)化數(shù)據庫布局 721
29.3.1 數(shù)據庫布局 721
29.3.2 數(shù)據庫選項 722
29.4 優(yōu)化tempdb系統(tǒng)數(shù)據庫 724
29.5 小結 725
第30章 使用Profiler、Management Studio 和數(shù)據庫引擎優(yōu)化顧問 727
30.1 SQL Server工具概述 727
30.1.1 性能工具 728
30.1.2 配置工具 728
30.1.3 外部工具 730
30.2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732
30.2.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環(huán)境 732
30.2.2 使用“對象資源管理器” 733
30.2.3 使用“摘要”窗格 735
30.2.4 分析SQL Server 日志 738
30.2.5 查看當前活動 742
30.2.6 生成SQL Server代理警報 747
30.2.7 執(zhí)行T-SQL語句 757
30.2.8 查看執(zhí)行計劃 760
30.3 使用SQL Server Profiler 762
30.4 使用數(shù)據庫引擎優(yōu)化顧問 769
30.5 小結 773
第31章 動態(tài)管理視圖 775
31.1 理解動態(tài)管理視圖 775
31.2 使用動態(tài)管理視圖 777
31.2.1 與公共語言運行時相關的DMV 777
31.2.2 與數(shù)據庫相關的DMV 778
31.2.3 與數(shù)據庫鏡像相關的DMV 780
31.2.4 與執(zhí)行相關的DMV和函數(shù) 780
31.2.5 與全文搜索相關的DMV 786
31.2.6 與輸入/輸出相關的DMV和函數(shù) 787
31.2.7 與索引相關的DMV和函數(shù) 788
31.2.8 與查詢通知相關的DMV 792
31.2.9 與復制相關的DMV 793
31.2.10 與Service Broker相關的DMV 793
31.2.11 與SQL Server操作系統(tǒng)相關的DMV 794
31.2.12 與事務相關的DMV和函數(shù) 800
31.3 創(chuàng)建性能數(shù)據倉庫 802
31.4 小結 808
第32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可伸縮性選項 809
32.1 可伸縮性選項 810
32.2 向上擴展 810
32.2.1 處理器子系統(tǒng) 810
32.2.2 內存子系統(tǒng) 812
32.2.3 I/O子系統(tǒng) 814
32.3 向外擴展 814
32.3.1 多個SQL Server實例 814
32.3.2 聚類分析 815
32.3.3 數(shù)據庫鏡像 817
32.3.4 日志傳送 818
32.3.5 復制 821
32.3.6 共享的可伸縮數(shù)據庫 826
32.4 小結 828
第33章 使用提示和計劃指南優(yōu)化查詢 829
33.1 理解提示的必要性 829
33.2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提示 830
33.2.1 聯(lián)接提示 830
33.2.2 查詢提示 831
33.2.3 表提示 834
33.3 計劃指南 836
33.3.1 創(chuàng)建和管理計劃指南 838
33.3.2 創(chuàng)建基于模板的計劃指南 840
33.3.3 最佳實踐 842
33.3.4 驗證計劃指南使用情況 843
33.3.5 計劃指南的示例使用場景 844
33.4 小結 845
術語表 84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