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 后殖民主義理論研究在中國
三 對幾個概念的說明
四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框架安排
第一章 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崛起及其實質
一 后殖民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 后殖民主義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
三 后殖民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四 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東方學:西方關于東方的理論話語
一 東方學的含義。東方學的興起
二 建構、表述、想象、妖魔化、類型化:東方化東方
三 隱伏的和顯在的東方學
四 現代東方參與了自身的東方化。東方人的東方主義
五 東方主義的當代性。文明沖突論
六 “真正”的東方何在: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第三章 文化霸權:西方對東方殖民的新形式
一 “文化霸權”釋義
二 文化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純粹知識與政治知識
三 文化參與帝國主義事業(yè)。文化與權力的“共謀”
四 非殖民化中的文化抵抗與民族主義
五 “雜交性”、“模擬”、“女權理論”、“少數話語理論”:反文化霸權的策略
六 文化霸權主義的當代性。媒介帝國主義
第四章 影響、繼承和發(fā)展:從馬克思主義到后殖民主義理論
一 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基本特征
二 馬克思主義對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影響
三 馬克思是“東方主義者”嗎?
四 馬克思主義對“政治經濟霸權”的分析和批判
五 從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霸權”到后殖民主義理論的“文化霸權”
第五章 是政治經濟批判還是文本話語批判——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局限
一 側重于文本批判,忽視政治經濟分析
二 側重于話語反抗,忽視“革命”和對殖民的有效抵抗
三 霸權思想的非歷史性。沒有分析文化產生霸權的機制
四 注重“雜交性”,掩蓋不平等和權力差異。忽視階級,沒有指明反殖民的主體
五 側重于語言分析,把語言抽象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