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一些術語的通俗定義
1.3 方法概述
1.4 各章概要
1.5 經濟學背景
第2章 生產經濟學回顧
2.1 引論
2.2 生產函數
2.3 變換函數
2.4 成本函數
2.5 收入函數
2.6 利潤函數
2.7 結論
第3章 生產率與效率測量的概念
3.1 引論
3.2 生產技術的集合表示
3.3 產出與投入距離函數
3.4 利用距離、成本和收入函數測算效率
3.5 測算生產率與生產率變化
3.6 結論
第4章 指數與生產率測量
4.1 引論
4.2 概念框架與符號
4.3 價格指數公式
4.4 數量指數
4.5 指數性質:檢驗方法
4.6 經濟理論方法
4.7 簡單數值事例
4.8 多邊比較中的傳遞性
4.9 利用指數測算全要素生產率(TFP)
4.10 實證應用:澳大利亞國有鐵路
4.11 結論
第5章 數據與測量問題
5.1 引論
5.2 產出
5.3 投人
5.4 價格
5.5 跨時間比較
5.6 部門與總經濟的產出加總比較
5.7 不同國家生產率比較
5.8 數據編輯與誤差
5.9 結論
第6章 數據包絡分析
6.1 引論
6.2 規(guī)模收益不變DEA模型
6.3 規(guī)模收益可變模型與規(guī)模效率
6.4 投入與產出導向問題
6.5 結論
第7章 數據包絡分析附加專題
7.1 引論
7.2 價格信息與配置效率
7.3 非意愿變量
7.4 針對環(huán)境變量的調整
7.5 投人過量問題
7.6 松弛問題處理
7.7 其他方法
7.8 實證應用:澳大利亞大學
7.9 結論
第8章 生產技術的經濟計量估計
8.1 引論
8.2 生產、成本與利潤函數
8.3 單方程估計
8.4 施加等式約束
8.5 假設檢驗
8.6 系統估計
8.7 不等式約束
8.8 貝葉斯方法
8.9 模擬方法
8.10 結論
第9章 隨機前沿分析
9.1 引論
9.2 隨機生產前沿
9.3 參數估計
9.4 預測技術效率
9.5 假設檢驗
9.6 結論
第10章 隨機前沿分析附加專題
10.1 引論
10.2 距離函數
10.3 成本前沿
10.4 成本效率分解
10.5 規(guī)模效率
10.6 面板數據模型
10.7 解釋生產環(huán)境
10.8 貝葉斯法
10.9 結論
第11章 利用前沿方法測算并分解生產效率變化
11.1 引論
11.2 馬氏TFP指數與面板數據
11.3 利用DEA前沿計算
11.4 利用SFA前沿計算
11.5 實證應用
11.6 結論
第12章 結論
12.1 各種方法總結
12.2 各種方法的相對優(yōu)點
12.3 最后評述
附錄1 計算機軟件
附錄2 菲律賓水稻行業(yè)數據
參考文獻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