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1139一ll93)是12世紀中國南宋時著名的哲學家,晚年思想趨于成熟時期,曾任知荊門軍,在湖北荊門留下了他的思想和實踐足跡。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史上,陸九淵是一位頗具思想特色的具有平民意識和獨立不茍的思想家,據(jù)有獨特的地位。作為上承先秦儒學的宋代理學家,在傳統(tǒng)的看法中,他和朱熹的學說,分別代表了儒學的兩個發(fā)展方向,在哲學領域中恰如雙峰對峙、二水分流。自宋末以來,人們把陸九淵的思想體系稱為“心學”。宋度宗咸淳年問(1265—1274)著名學者黃震就說過:“近世喜言心學”,指的就是陸九淵學派。明王守仁說:“圣人之學,心學也……陸氏之學,孟氏之學也?!彼^“心學”,就是以“心”為中心范疇或最高范疇的哲學思想體系。明朝的王守仁(陽明)對陸九淵的“心學”予以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極有影響的“陸王心學”學派,蔚為明清以來的主流哲學思潮,一直影響到近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界。后“五四”時期,陸九淵的學術思想對熊十力、馬一浮、郭沫若、蒙文通等仍保持著特殊的吸引力,由此足見陸九淵在中國思想史上所據(jù)有的獨特地位。他的道德文章及其在荊門的建樹,都是值得我們“古為今用”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