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1883-1936),江蘇泰興人。有人譽其為我國“現代地質學之父”1901年東渡求學。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在東京的中國留學乍頗受歧視,又留法勤工儉學途經新加坡,偶遇“戊戌變法”流亡國外隱居的康有為,得其資助又改赴英國。先后在劍橋、葛蘭斯哥學習,最后以動物學和地質學雙科畢業(yè)。回國后,曾任北洋政府地質調查研究所所長、北票煤礦公司總經理等職。并與胡適、傅斯年等有份同仁刊物《獨立評淪》。由于他見識廣,接觸面廣,《獨立評淪》不斷見他發(fā)表各種意見,創(chuàng)刊后的頭條就是他的《犬養(yǎng)被刺與日本政局前途》,后來又有《假如我是張學良》等。1936年調查粵漢鐵路沿線的煤礦時,在湖南因煤氣中毒殉職。這本《漫游散記》是他學成回國時,由美國坐船到越南西貢,再云南,再東行漫游而作的散記。從1932年5月22日創(chuàng)刊的《獨立評論》上連載到21期的剪報編印而成?!坝斡洝睕]有寫完,是一本作者也未能了其“整理一遍,補作旅行地圖,先印成一本單本”之愿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