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1929年秋參加革命,1930年4月參加工農紅軍,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擔任第四野戰(zhàn)軍第十三兵團政治部主任,于1950年10月首批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臨危受命,勇敢地挑起領導志愿軍政治工作的艱巨任務。是中國人民志愿軍首任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全過程。1954年4月回國后,他擔任沈陽軍區(q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高度重視部隊政治思想工作,善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宣傳先進典型,推動部隊建設。他最早提出在部隊中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并為雷鋒事跡向全國宣傳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63年3月他到南京軍區(qū)任政治委員后,十分關心“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建設,多次到該連視察和蹲點,手把手的傳幫帶。他還組織總結推廣了“軍民聯(lián)防模范連”、“勤儉創(chuàng)業(yè)修理連”、“硬骨頭六連”、“角斜紅旗民兵團”和郭興福教學法等先進典型,為部隊建設樹立了學習榜樣。十年動亂期間,他擔任江蘇省軍管會主任,后又兼任江蘇省委書記。這期間人被批,家被抄,但他始終堅持原則顧全大局,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粉碎“四人幫”后,他堅決擁護和貫徹執(zhí)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致力于軍隊“三化”建設。退出領導崗位后,他仍一直關心黨、國家和軍隊建設,在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于黨、忠于人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出生入死、身經百戰(zhàn)、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