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人》主要從哲學、社會學等角度回顧了人類的社交歷史,剖析并闡述了人的社會行為現象,并論及社交在現代社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講述了人如何由社交性動物轉變成社會性動物的過程,對西美爾、赫伊津哈和科林伍德等人的社交理論、游戲理論和藝術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第二部分則闡述了人類存在的理論,即社交理論。其中,作者圍繞著夸富宴理論、劇場國家論和自我理論等展開論述,提出了一些可能引起廣泛議論的問題,即有關個人主義的成立,對“無記名投票”制度的批判,關于愛國心起源的都市論,等等。第三部分,也就是本書的最后一章,作者論述了全球化時代社交的可能性,建議我們的世界應當由組織社會向社交社會轉移,即從社會向社交轉移。而使之成為現實,則需要“身體化”,也就是“再文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