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年——1938年)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卓越的天才詩人。曼杰什坦姆出生于華沙一個皮毛商人的家庭。他的童年、少年時代主要在彼得堡度過。1907年,他來到巴黎,先在索邦大學旁聽,后又考入海德堡大學,在那里掌握了高古法語、法語、德語和英語,迷醉于法國的象征派文學,同時也十分向往古希臘、羅馬文化,希望成為新一代俄羅斯詩歌的“杰爾查文”。1911年,曼杰什坦姆考入彼得堡大學,研習羅曼語系的各種語言,開始在《阿波羅》雜志發(fā)表作品,并成為新崛起的“詩人車間”的成員。次年,他和古米廖夫、戈羅杰茨基、納爾布特、阿赫瑪托娃一起,創(chuàng)立了阿克梅派。這派詩人強調寫作的具體性、客觀性和精確性,企冀恢復詞語的原初意義,在主觀的抒情中力求客觀的呈現,在肯定世俗生活的基礎上,對歷史進行富含邏輯的哲學思考。1913年,出版了處女詩集《石頭》。從某種程度上說,《石頭》是奧西普對阿克梅派詩學原則的實踐性成果。作為其詩歌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形象,“石頭”堅硬的質地為奧西普的雕塑感追求提供了最便捷的例證。詩人打算從“不懷好意的沉重”里創(chuàng)造“奇妙的東西”。在這部詩集中,他把自己的“石頭”思想進一步推演,從而產生了一系列建筑風景和紀念碑的形象:彼得堡的海軍部大廈,圣索菲婭教堂,巴黎圣母院,摩天樓,羅馬廣場,阿爾卑斯山,等等……詩人在這一切中尋找到度量與和聲的典范。在不斷地探索和不斷地堅持中,莊嚴、宏偉的風格逐漸構成了奧西普·曼杰什坦姆成熟期詩歌的特征。他在詩中這樣寫道:“骯臟的楊樹在北方的首都懶懶地佇立,透明的表盤在樹葉中迷失,一片深色的蔥綠,巡洋艦或者衛(wèi)城在遠處閃現,仿佛是河水與天空的兄弟?!痹诎选懊馈焙汀俺绺摺濒酆系揭黄鹬?,他賦予了作品以史詩般雄渾的音調:上帝友善地賦予我們四種元素,但自由的人卻創(chuàng)造了第五種。這艘被純潔地建造的方舟難道不是否定了空間的優(yōu)勢?任性的水母憤怒地吸附著,鐵錨正在生銹,就像被扔棄的犁鏵;鐐銬的三個維度就這樣被砸斷于是,全世界的海洋都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