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理論文化視野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文化視野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文化視野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定 價:¥26.00

作 者: 段峰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shù)文叢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561440049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6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論文框架以文化作為研究視野,以文化詩學作為理論支撐,以后現(xiàn)代和后殖民、跨文化交流和體驗哲學與認知作為研究的視角或切入點;其中,研究視角還可以隨著新的理論的出現(xiàn)而增加,這也為今后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全書共分四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理論與闡釋:文化轉(zhuǎn)向下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跨越差異與擁抱差異:當代文化研究視角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文化認知與身體體驗:文學翻譯主體性再認識等。

作者簡介

  段峰,1983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英語專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后留校任教;并先后畢業(yè)于四川大學英語專業(y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和德國的高校學習進修;主要研究領域為翻譯研究和浯聲學,曾承擔教育部項目1項,在國內(nèi)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40余余篇,并有教材和譯著出版。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理論與闡釋:文化轉(zhuǎn)向下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第一節(jié)在對話中重構(gòu):從文化詩學的理論出發(fā)
1. 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與研究范式轉(zhuǎn)變
2. 文化轉(zhuǎn)向背景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的提出
3. 文化詩學: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二節(jié)文學翻譯主體、主體性和主體間性
1. 主體性的黃昏與主體間性的黎明
2. 翻譯主體、主體性和主體間性辨析
3. 中國翻譯界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第三節(jié)譯者的隱身與譯者的顯現(xiàn)
1. 譯者的隱身與譯本的透明
2. 譯者的從屬性和主體性
3. 譯者主體意識的覺醒與譯者的顯現(xiàn)
第四節(jié)小結(jié)
第二章跨越差異與擁抱差異:當代文化研究視角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
第一節(jié)譯者主體性與翻譯倫理
1. 譯者主體性的文化闡釋
2. 翻譯規(guī)范與翻譯倫理的回歸
3. 翻譯倫理與文化他者
第二節(jié)“離散譯者”與“趨同求異”
1. 文化的趨同和求異與翻譯的“歸化”和“異化”
2. 跨越差異與擁抱差異
3. “離散譯者”與第三種翻譯方式
第三節(jié)女性譯者主體意識的文化意義
1. 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翻譯
2. 女性主義的“重寫翻譯”與“身體翻譯”
3.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中國的接受
第四節(jié)小結(jié)
第三章“他者的世界”:文化人類學視角的文學翻譯主體性
第一節(jié)文化人類學與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活動
1. 表現(xiàn)他者的世界:文化人類學與翻譯研究
2. 譯者:在兩種不同的文化中穿行
3. 第三種文化:譯者的文化歸屬
第二節(jié)文學翻譯與文化異質(zhì)的傳送
1. 文學翻譯與“歌德模式”
2. 文化相異性的本土化改造
3. 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活動的發(fā)起研究
第三節(jié)深度翻譯:譯者的話語空間
1. 深度描寫與闡釋之闡釋
2. 深度翻譯:譯本的語境化和歷史化
3. 深度翻譯:譯者在作者闡釋之上的再闡釋手段
第四節(jié)小結(jié)
第四章文化認知與身體體驗:文學翻譯主體性再認識
第一節(jié)文學翻譯的文化認知
1. 文學翻譯的文學性與文化性
2. 文學翻譯的文化心理分析
3. 語言學的“文化轉(zhuǎn)向”與文化翻譯
第二節(jié)轉(zhuǎn)向譯者與體驗翻譯
1. 關于譯者主體性的再認識
2. 翻譯的理性與翻譯的感性
3. “個體身體學”與“從心所欲”
第三節(jié)認知語言學與翻譯的身體學
1. 體驗哲學與認知語言學
2. 認知語言學對譯者主體性研究的解釋力
3. 譯者主體性:認知與體驗、理智與情感的對話
第四節(jié)小結(jié)
結(jié)語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傾聽與對話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