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論叢》宗旨: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現代化市場經濟的實際出發(fā),廣泛參考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經驗和最新判例學說,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論和重大法律問題,為我國民商事立法的現代化和審判實務的科學化提供科學的法理基礎,提升我國民商法理論水準,培養(yǎng)民商法理論人才。本卷刊載了民商法學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共19篇,其中:《電子承諾的幾個法律問題》在電子訂約中,承諾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也產生了新的法律問題。本文對電子承諾的方式、發(fā)出時間、生效時間和地點、撤回及撤銷等法律問題進行討論?!抖绦畔⑶謾嘀商轿觥分饕獙Χ绦畔⒁康那謾鄦栴}進行深入探析,涉及短信息侵權行為的認定、我國關于短信息侵權的立法現狀、國外規(guī)范短信息侵權的立法經驗以及整治我國短信息市場的法律對策?!短摂M財產的法律屬性》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問題,從民法理論的角度視之,實則涉及民事權利客體之實質,及其中財產權客體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并關乎傳統(tǒng)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財產權構造體系之檢討。虛擬財產本身的特性也需要深入、具體的加以分析。本文試圖從這幾個方面加以闡述論證,并借鑒制度經濟學有關財產權的觀點,得出自己的結論?!斗欠ㄈ舜壬茍F體的法律地位》針對我國非法人慈善團體法律地位問題從諸方面進行探討,涉及我國相關立法、實務現狀、國外先進經驗的借鑒、非法人慈善團體取得合法地位的憲法基礎與途徑等?!稕_突與創(chuàng)新——以物杈法與擔保法及其解釋的比較為中心而展開》結合我國《物權法》以及相關法律和行政規(guī)定,結合人民法院的審判實務,以物權法與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的比較作為切入點,并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相關研討。《網絡環(huán)境中仲藏地的落空及填補》提出了在網絡環(huán)境中仲裁地的確定問題,作者認為盡管“非當地化”理論為在線仲裁徹底擺脫仲裁地的束縛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但在當前國際立法背景下,推行這一理論并不可行。只有立足傳統(tǒng)“地域”理論,糾正其從物理聯(lián)系的角度考查仲裁地問題的偏向,轉而順應仲裁地意念化趨勢,從法律聯(lián)系的角度確定仲裁本座,才能為在線仲裁的發(fā)展提供現實的法律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