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看家拳,系鄧鐘山老先生于清光緒七年在江寧府(今南京)傳藝時教授一名隨從仆人進行演練的一套拳術。因其仆人姓洪,且又以看守學堂的大門為已任,故鄧鐘山老先生允許仆人為該拳起名(命名)為“洪門看家拳”?!逗殚T看家拳》共有三十六個適于進攻和防守的主要架子。大凡演練其拳,可分為大、小兩種架子進行,即用大架繞手劃臂、起腳轉腿、大開大合、氣勢磅礴;用小架攔手擱臂、轉步藏腿、小開小合、招式嚴謹。其技擊性較強,在“交手”中講究“以靜待動,以緩制快,以柔克剛,以軟化硬”。故《功家秘法寶藏》卷五《洪門看家拳圖說》中載曰:“一招發(fā)敵出其式,交手則可知高低。洪門拳法排第二,首當其沖六路拳?!焙殚T看家拳中最精彩的招法是:大仙倒袋、窩心一炮、雙絞金剪、寒雞開翅、一條銀槍、進步接招等?!逗殚T看家拳》所介紹的洪門看家拳均系精選之術,通俗易懂,簡單易學,是,“大武術愛好者強身健體、防身御敵的行之有效的技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