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

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

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

定 價:¥36.00

作 者: 周思中
出版社: 開明文教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陶瓷

ISBN: 9787501023660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5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清宮瓷胎畫琺瑯研究(1716-1789)》試圖從十八世紀清宮瓷胎畫琺瑯的歷史演變,追溯那段從器物制造上所折射的物質史和心靈史。本研究確定了清宮琺瑯作彩瓷研制生產(chǎn)時間最多歷時73年(康熙五十五年~乾隆五十四年),又闡明其地點、協(xié)助者、主導者、管理者、歷任御窯督陶官、協(xié)造及作用;琺瑯作的畫、工匠的來源、姓名、分工、人數(shù);與銅器琺瑯生產(chǎn)及藝術風格的密切關系;與銅料供御的關系以及生產(chǎn)特點;分析它的胎質、造型、紋飾、款式、風格的演變;指出其技術與文化的鏈接和融合,具有聚技術、文化集成的兩大特點。此外,清初對知識分子高壓的政治環(huán)境迫使社會的精英“創(chuàng)造性轉向”,他們由積極參政轉向寄情藝術反而是清代御窯成功的條件之一。而“年款的激勵效應”則使清帝們更加認真地對待御窯產(chǎn)品,使其質量、工藝更加精細,也是清代御窯成就的重要因素。御窯的性質可歸結為獨斷性、壟斷性、封閉性、奢侈性、象征性、脆弱性六個特征。宮中工匠心理變化是從“集體創(chuàng)造”到“集體抑制”的過程。清宮琺瑯彩瓷也可以說為景德鎮(zhèn)瓷業(yè)從十八至二十世紀的密集化生產(chǎn)提供了物質及精神樣本。它也是順應時代的民族文化融合創(chuàng)造的新勢能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的象征。當然,這同時也是對清代瓷藝發(fā)展的一種制約。

作者簡介

  周思中,原名周平。清華大學藝術史博士,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中國陶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大典·藝術典·陶瓷分典))特邀編委。曾任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學院古陶瓷教授,副院長(2002—2003);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宣傳出版部副編審(1994—2002);中國教育電視臺《展覽大視野》節(jié)目策劃人、制片人、總編導(1997—2000);輕工 業(yè)部陶瓷研究所工藝美術師、文博館員(1983-1991)。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歷史學學士(1979-1983);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文學碩士(199l—1994);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文學博士(2003—2006)。研究專長為陶瓷藝術考古。著有《中國工藝美術通史·金屬藝術部分》,發(fā)表有《中國的工藝形象》、《諸美的集成》、《瓷都的危機》、《中國器物的造型設計》、《論材料與丁藝美術》、《中國藝術發(fā)設計中的偽概念》、《論中國藝術品拍賣強勢市場的形成》、《誰摘走了瓷都的桂冠》、《用物·觀物·造物》、《被高產(chǎn)壓垮的奢侈品》、《康熙瓷胎畫琺瑯款式及“年款的激勵效應”》、《清代御窯的特點》、《康熙瓷胎畫琺瑯的造型及紋飾研究》等多篇論文。

圖書目錄


  第一章引言
  第一節(jié) 課題背景
   ?。ㄒ唬﹤€人疑惑
    (二)“盛世”關注
   第二節(jié) 問題提出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狀況
  第二章概念解釋
   第一節(jié) 基本的概念
   ?。ㄒ唬┊嫭m瑯與瓷胎畫琺瑯
   第二節(jié) 造辦處與御窯廠
   ?。ㄒ唬┰燹k處
   ?。ǘ┯G廠及御制本質
  第三章康熙瓷胎畫琺瑯的色地風格
   第一節(jié) 過程
   第二節(jié) 胎與釉
   第三節(jié) 琺瑯彩、粉彩的光譜分析
   第四節(jié) 造型
   第五節(jié) 紋飾
   ?。ㄒ唬∧档せy
    (二) 罌粟花紋
   第六節(jié) 款式與“年款的激勵效應”
   第七節(jié) 原因
  第四章雍正瓷胎畫琺瑯的繪畫風格
   第一節(jié) 胎與釉
   第二節(jié) 造型
   第三節(jié) 紋飾--雍正的花鳥繪畫風格
   第四節(jié) 清官院畫--文字獄與花鳥畫
   第五節(jié) 圓明園的園居生活與雍正的花鳥繪畫風格
   第六節(jié) 畫作與琺瑯作——“合筆畫”與“一體行走”
   第七節(jié) 雍正六年至七年白地畫琺瑯的重大突破
   第八節(jié) 繪畫、引首、題句、句后章及款式
  第五章乾隆瓷胎畫琺瑯的綜合風格
   第一節(jié) 燒造地點
   第二節(jié) “瓷胎洋彩”與“瓷胎畫琺瑯”
   第三節(jié) 器型
   第四節(jié) 乾隆前后的兩個階段
   ?。ㄒ唬┣∏捌诖商ギ嫭m瑯
   ?。ǘ┣『笃诖商ギ嫭m瑯
   第五節(jié) 琺瑯作瓷胎畫琺瑯的燒制減少與關閉
   第六節(jié) 乾隆的“綜合風格”
    (一)乾隆的瓷藝觀及理念--盛德與精細
   ?。ǘ┣〈商ギ嫭m瑯的三種風格
   第七節(jié) 乾隆的款式--楷字款與篆字款
  第六章評價
   第一節(jié) 清宮瓷胎畫琺瑯的意義和影響
   ?。ㄒ唬┬屡d民族文化融合創(chuàng)造的“新勢能”
    (二)對陶瓷藝術的影響
   ?。ǘμ沾僧a(chǎn)業(yè)的影響
   第二節(jié) 瓷胎畫琺瑯演變階段及衰落原因
   第三節(jié) 從“集體創(chuàng)造”到“集體抑制”
  第七章結語
  附錄一清瓷胎畫琺瑯的繪畫題材題句印章對應表
  附錄二圖片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