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氣候資源學

氣候資源學

氣候資源學

定 價:¥55.00

作 者: 孫衛(wèi)國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數(shù)理化

ISBN: 978750294457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5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氣候資源學》全面地介紹了氣候資源學的主要內(nèi)容,系統(tǒng)地闡述了氣候資源的基本概念、分布規(guī)律、變化特征和研究方法。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包括資源科學體系、自然資源概述和氣候資源總論;第二至第六章分別介紹太陽輻射、熱量、水分、風能和空氣資源及其綜合利用,包括氣候資源數(shù)量的確定、質(zhì)量的分析和開發(fā)利用途徑等;第七、第八章分別介紹氣候資源的推算方法和綜合分析方法,包括光照、氣溫和降水量的推算以及區(qū)域氣候資源的綜合評價、利用區(qū)劃、開發(fā)利用決策等?!稓夂蛸Y源學》既可以作為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自然地理學、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等專業(yè)本科生的課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氣象、地理、水文、資源管理與規(guī)劃等相關業(yè)務部門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氣候資源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資源科學體系
1.1.1 資源定義的拓展
1.1.2 資源科學的學科體系
1.1.3 資源科學的研究方法
1.1.4 資源科學的發(fā)展趨勢
1.2 自然資源概述
1.2.1 自然資源的定義
1.2.2 自然資源的分類
1.2.3 自然資源的特點
1.2.4 自然資源的開發(fā)戰(zhàn)略
1.3 氣候資源總論
1.3.1 氣候資源的概念
1.3.2 氣候資源的形成
1.3.3 氣候資源的特性
1.3.4 氣候資源的利用原則
1.3.5 氣候資源學的研究內(nèi)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太陽輻射資源及其綜合利用
2.1 太陽輻射與天文氣候
2.1.1 太陽輻射類型
2.1.2 輻射場的表征
2.1.3 地球上的天文氣候
2.1.4 地表輻射平衡
2.2 地面太陽輻射的氣候?qū)W計算
2.2.1 地面總輻射計算公式
2.2.2 地區(qū)總輻射計算方法
2.2.3 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的計算
2.3 太陽輻射資源的分布與變化
2.3.1 地面總輻射
2.3.2 太陽直接輻射
2.3.3 散射輻射
2.3.4 日照與日長
2.4 太陽能與作物生產(chǎn)
2.4.1 光合有效輻射
2.4.2 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
2.4.3 光能利用率
2.4.4 光合生產(chǎn)潛力
2.5 太陽能的綜合利用
2.5.1 太陽能利用區(qū)劃
2.5.2 光熱轉(zhuǎn)換及其應用
2.5.3 光電轉(zhuǎn)換及其應用
2.5.4 光化轉(zhuǎn)換及其利用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熱量資源及其利用
3.1 地表面的熱量平衡
3.1.1 熱量通量的計算方法
3.1.2 熱量通量的變化特征
3.1.3 地面上的熱源和冷源
3.2 熱量資源的表示和確定方法
3.2.1 無霜期和生長季
3.2.2 農(nóng)業(yè)界限溫度
3.2.3 溫度強度指標
3.2.4 溫度累積指標
3.3 熱量資源的分布特征
3.3.1 無霜期的分布
3.3.2 界限溫度的分布
3.3.3 平均氣溫的分布
3.3.4 積溫的分布
3.4 熱量資源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4.1 溫度對作物生產(chǎn)的影響
3.4.2 光溫生產(chǎn)潛力
3.4.3 種植制度生產(chǎn)潛力
3.4.4 熱量資源的農(nóng)業(yè)利用
3.5 熱量資源分析方法
3.5.1 熱量資源的統(tǒng)計量及其統(tǒng)計方法
3.5.2 熱量資源時變圖和等值線圖的繪制
3.5.3 熱量資源保證率曲線圖的繪制及其應用
3.5.4 熱量資源列線圖的繪制及其應用
3.5.5 熱量資源周期圖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水分資源及其利用
4.1 地表面的水分平衡
4.1.1 地球上的水分含量
4.1.2 地球上的水分輸送
4.1.3 地球上的水分循環(huán)
4.1.4 地球上的水分平衡
4.2 水分資源的確定方法
4.2.1 降水量的統(tǒng)計
4.2.2 蒸發(fā)力的確定
4.2.3 蒸發(fā)量的計算
4.2.4 徑流量的計算
4.3 水分資源的分布規(guī)律
4.3.1 降水量的分布
4.3.2 蒸發(fā)量的分布
4.3.3 徑流量的分布
4.4 農(nóng)田水分條件分析
4.4.1 土壤水分分析
4.4.2 植物需水量分析
4.4.3 植物耗水量分析
4.4.4 農(nóng)田水分供需平衡分析
4.5 水分資源理論的應用
4.5.1 作物生產(chǎn)力模型
4.5.2 種植制度及結構優(yōu)化模式
4.5.3 作物水分供需規(guī)律和最佳灌溉方案
4.5.4 早澇分析和干濕指標的研究
4.5.5 土地荒漠化研究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風能資源及其利用
5.1 風能的計算方法
5.1.1 風能和風能密度
5.1.2 風速的概率分布
5.1.3 風能的計算方法
5.2 風能資源的時空分布
5.2.1 風能的地理分布
5.2.2 風能的時間變化
5.2.3 風能的垂直變化
5.3 風能資源的區(qū)劃方法
5.3.1 我國的風能分區(qū)
5.3.2 風能區(qū)劃指標
5.3.3 各區(qū)及其類型區(qū)的主要特征
5.4 風能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5.4.1 風能利用系統(tǒng)
5.4.2 風能資源評估系統(tǒng)
5.4.3 風電場選址的氣象問題
5.4.4 風能資源的利用現(xiàn)狀及開發(fā)策略
5.5 風向風壓及其應用
5.5.1 盛行風向
5.5.2 風向類型
5.5.3 地方性風
5.5.4 風壓計算及應用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空氣資源及其利用
6.1 空氣資源的概念
6.1.1 空氣資源的屬性
6.1.2 空氣資源質(zhì)量評價
6.1.3 空氣資源的價值
6.1.4 空氣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6.2 空氣資源的組成
6.2.1 空氣成分
6.2.2 空氣中的氧氣
6.2.3 二氧化碳
6.2.4 其他氣體
6.3 空氣資源的綜合利用
6.3.1 空氣資源的直接利用
6.3.2 空氣資源的間接利用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氣候資源的推算方法
7.1 太陽能資源的推算
7.1.1 太陽總輻射的推算
7.1.2 光合有效輻射的推算
7.1.3 日照時數(shù)的推算
7.2 熱量資源的推算
7.2.1 氣溫資料的序列訂正
7.2.2 月平均氣溫的推算方法
7.2.3 界限溫度初終日期的推算
7.2.4 熱量資源保證率的推算
7.3 水分資源的推算
7.3.1 降水資料的序列訂正
7.3.2 年平均降水量的推算
7.3.3 月平均降水量的推算
7.3.4 降水保證率及重現(xiàn)期的推算
7.4 風能資源的推算
7.4.1 短期風向考察資料的訂正
7.4.2 短期風速考察資料的訂正
7.4.3 風向和界限風速出現(xiàn)頻率的推算
7.4.4 復雜地形上風場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氣候資源的綜合分析
8.1 氣候資源的模糊綜合評判
8.1.1 基本原理
8.1.2 評價方法與步驟
8.1.3 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應用
8.2 氣候資源的聚類分析
8.2.1 基本原理
8.2.2 分析方法與步驟
8.2.3 聚類分析方法的應用
8.3 氣候資源的層次分析
8.3.1 基本原理
8.3.2 分析方法與步驟
8.3.3 層次分析方法的應用
8.4 氣候資源綜合利用區(qū)劃
8.4.1 基本原理
8.4.2 區(qū)劃方法與步驟
8.4.3 氣候資源綜合利用區(qū)劃
8.5 氣候資源開發(fā)利用決策
8.5.1 基本概念
8.5.2 決策方法與步驟
8.5.3 未來氣候變化的農(nóng)業(yè)最優(yōu)決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