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媒介理論:廣告解放運動宣言》首次提出了“眾媒介”的概念,并從眾媒介理論概述、眾媒介競爭力、眾媒介形態(tài)、眾媒介與網絡營銷策劃、眾媒介與網絡廣告、眾媒介廣告調查、眾媒介廣告創(chuàng)意、眾媒介廣告預算等方面詳細闡述了眾媒介理論。在傳統運營模式下,運營商通過網絡網聚人的力量,實現其股東利益最大化,而帶給網民的是信息的海洋。在信息的海洋中,網民可能更加如魚得水,但更多的可能是,信息的便利也帶來了信息的鴻溝。一般人可以在小河里自由暢游,但當他身處大海時,無邊無際的海洋讓他找不到方向,甚至可能溺水身亡。而眾媒介則提供了一種保障,既可以讓入無拘無束地暢游,享受其間的樂趣,又可以保護其“生命安全”。眾媒介強調以個人為中心,人是有生命力的,人是有思維的,人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人賦予眾媒介力量,媒介的本質屬性因此將發(fā)生質的飛躍,媒介因此具有生命力和思維的能力,眾媒介信息傳播的力度、速度、廣度和深度也遠非網絡等新媒介所能比擬,更是傳統媒體所望塵莫及。廣告也不再有時間、版面、空間的限制,廣告成了一種生活、一種體驗、一種樂趣、一種享受。眾媒介并不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形式,它是在反思廣告、媒介和人以及廣告、社會系統和人的基礎上,對廣告本質的再認識,對媒介的再認識,對社會信息系統的再認識,重組信息資源,重新搭建新的傳播模式,重新規(guī)劃新的商業(yè)模式。通過開發(fā)社會信息資源的價值和增值效應,節(jié)約社會成本,以謀求“人一社會”更為和諧地發(fā)展??傊娙私詾槊浇?,個人媒體即消費者,消費者即個人媒體。所謂眾媒介,即通過個人媒體的聚合、消費碎片的重聚或廣告、商務、金融的融合,持久地實現廣闊范圍內的人與人、人與企業(yè)、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和共享,實現企業(yè)和消費者價值最大化。最優(yōu)化企業(yè)和消費者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