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第一節(jié) 道教的定義
第二節(jié) 道學的文化淵源
第三節(jié) 道教產生的原因
第四節(jié) 道教的特征
第二章 道教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方仙道、黃老道和巫鬼道
第二節(jié) 漢末早期道教
第三節(jié) 魏晉時期過渡性的道教
一、神仙道教和道教學者葛洪
二、魏晉時期的天師道
三、神仙道教的諸道派
四、民間道教
第四節(jié) 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成熟
一、寇謙之改革天師道
二、魏太武帝滅佛和北方天師道的衰落
三、陸修靜創(chuàng)新道教
四、陶弘景創(chuàng)立茅山宗
五、南北朝的佛道之爭
六、樓觀道的興起
第五節(jié) 隋唐五代道教的繁榮和國教化
一、隋唐五代道教和政治相關
二、重要道派和道教學者
三、隋唐五代道教的特征
第六節(jié) 宋遼金元道教的繁衍和創(chuàng)新
一、宋遼金元時期的王朝和道教
二、宋遼金元時期全國的道派
三、修持方法及道教教義的根本轉變
第七節(jié) 明清道教的衰落和世俗化
一、明朝的宗教政策及道教世俗化趨向
二、清代的社會背景及道教概況
三、明清道教的道派
第三章 道教的現狀
第一節(jié) 道教發(fā)展的現狀
第二節(jié) 道教的科儀、齋醮和戒律
第三節(jié) 中國大陸主要道觀和道士們的生活
第四章 修道求仙
第一節(jié) 道教的神靈信仰
第二節(jié) 仙的信仰和諸仙真
第三節(jié) 道教俗神
第四節(jié) 仙人的境界
第五節(jié) 仙人之路
一、自然無為、清靜超俗的仙人
二、養(yǎng)形、駐顏與男女雙修
三、服餌、仙藥和金丹術
四、豐富多彩氣功煉養(yǎng)術
五、精研術數的預言家
六、追求超自然能力的方士
七、消災治病、祈福勸善的道士
第五章 內丹學的源流
第一節(jié) 內丹學概說
第二節(jié) 內丹學的初傳
第三節(jié) 內丹理論體系的形成
第四節(jié) 內丹學的成熟和繁衍
第六章 各派丹法要訣
第一節(jié) 南宗丹法要領
第二節(jié) 北宗功法訣要
第三節(jié) 中派丹法特點
第四節(jié) 東派丹法概說
第五節(jié) 西派丹法簡述
第六節(jié) 文始派丹法提要
第七節(jié) 三豐派丹法略講
第八節(jié) 青城派丹法指要
第九節(jié) 三峰采戰(zhàn)之泥水丹法
第七章 內丹基本理論揭秘
第一節(jié) 先后天人體三寶說
第二節(jié) 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丹學原理
第三節(jié) 虛無之道和先天一■說
第三節(jié) 意識的三層次說
第四節(jié) 意識的三層次說
第五節(jié) 取坎填離術
第六節(jié) 黑、赤、黃三道關竅說
第七節(jié) 玄關一竅說
第八節(jié) 內丹學三要件
第九節(jié) 兩重天地與道通為一
第十節(jié) 陰陽交感原理
第八章 丹道修持入門
第一節(jié) 讀書和求師
第二節(jié) 丹道的功效
第三節(jié) 修持丹道的年齡和條件
第四節(jié) 入室行功述要
第九章 丹道修煉的基本步驟
小引
第一節(jié) 三家四派丹法略講
第二節(jié) 自身陰陽清凈丹法程序
第一階段 筑基入手功夫(道術)
一、煉己
第二階段 煉精化■(初關仙術)
二、調藥
三、采藥
四、煉藥
五、止火
第三階段 煉■化神(中關仙術)
六、采丹
七、養(yǎng)胎
第四階段 煉神還虛(上關仙術)
八、出胎
九、還虛
第三節(jié) 同類陰陽彼家丹法程序簡述
第四節(jié) 同類陰陽龍虎丹法程序
第五節(jié) 虛空陰陽之虛無丹法揭秘
第十章 女金丹述要
小結
附錄 陳樸先生九轉金丹秘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