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

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

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

定 價:¥38.00

作 者: 田合祿
出版社: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周易與現(xiàn)代科學研究叢書
標 簽: 易學

ISBN: 9787537726634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543 pages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共九章,包括:孔子作《易傳》;孔子學道;孔子觀天——天道論;孔子察地——地道論;孔子論人道;孔子生命科學觀;孔子數(shù)學論;孔子災害論。書中重視《易傳》,還其本來面目,全面評價了孔子,反而使這位圣人更偉大。

作者簡介

暫缺《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孔子作《易傳》/1
一 文獻與考古記載/3
二 傳授易學/5
第二章 孔子學道/7
一 學先王之道/8
二 問道老子/9
(一)孔子五十問道老子/9
(二)老子教孔子天道觀/13
(三)老子其人/24
三 《論語》歷政說/30
(一)儒家起源及堯舜權力——歷法/30
(二)孔子學歷——鳥紀太陽歷/38
(三)孔子主祭祀/52
(四)天人合一的模型建筑——明堂/57
四 孔子兩種易說/64
(一)孔子兩種易說/64
(二)孔子“百占而七十當”/65
(三)孔子象數(shù)《易傳》——數(shù)術易/72
1.《稽覽圖》 “一爻直一日”術/84
2.孟喜卦歷/92
3.焦延壽卦歷/95
4.京房卦歷/98
(四)孔子《乾鑿度》爻辰說/117
(五)孔子求卦主歲術/121
(六)孔子推厄測災術/130
(七)《通卦驗》災異說/135
(八)一以貫之/135
第三章 孔子觀天——天道論/137
一 孔子天道自然科學觀/138
(一)《易經(jīng)》記載古人的天文活動/139
(二) 《易傳》中的天文歷法/142
(三)孔子天道論/150
1.道字的來源/151
2.道的定義/153
3.德/154
4.治歷明時/156
5.損益之道/156
(四)卦歷/158
1.六龍?zhí)枤v/158
2.先天八卦歷/163
3.后天八卦歷/168
4.卦象與歷法的關系/173
5.察時變——重時、中/173
(五)《易傳》占筮歷——大衍之數(shù)/185
(六)孔子天命論/200
(七)孔子“君子之道”/205
(八)《易傳》五行說/209
(九)夏歷《夏小正》/210
(十)整理《詩經(jīng)》/211
(十一)子思——孫述祖事/213

二 孔子宇宙觀/217
(一)宇宙創(chuàng)生論/217
(二) 《易傳》的宇宙圖式/222
1.先天宇宙圖式/222
2.后天宇宙圖式/225
3.太極宇宙圖式/227
4.河洛宇宙圖式/228
(三)《易》教人道觀/229
(四)天道觀的現(xiàn)代價值/230
(五)歲之義/231
(六)孔子時空觀/234
第四章 孔子察地——地道論/235
一 動物學/236
二 植物學/237
三 人體學/238
第五章 孔子論人道/239
一 孔子人道說來源于天道/240
(一)順天應人/246
(二)道德教化/246
1.仁/247
2.義/250
3.禮/250
4.信/252
5.智/253
二 行中和/258
(一)中/258
(二)和/263
(三)和諧生態(tài)/267
三 創(chuàng)造發(fā)明/268
第六章 孔子生命科學觀/269
一 《周易》天地合氣生物說/271
二 《周易》精合說/275
三 陰陽合德——生生之謂易/282
(一)生生之謂易/282
(二)生物學家的性命觀/290
四 孔子對經(jīng)脈病的貢獻/300
五 孔子看?。?07
六 孔子對音樂的貢獻/308
(一)西方科學之父——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音樂情結(jié)/308
(二)東方儒家之祖——孔子的音樂情結(jié)/309
七 孔子三才之道對中醫(yī)學的影響/321
八 孔子養(yǎng)生觀/323
(一)孔子三戒/323
(二)恬淡虛無/324
(三)飲食養(yǎng)生/326
(四)文體健身/328
(五)四時養(yǎng)生/330
第七章 孔子數(shù)學論/331
一 傳世《易傳》數(shù)學/335
二 緯書《易傳》數(shù)學/339

三 《詩經(jīng)》數(shù)學/343
第八章 孔子論物理學/344
第九章 孔子災害論/347
一 水旱災/348
二 地震災/349
三 天氣災/350
四 受災時間和地區(qū)/351

附錄一:2006年第八屆全國易學哲學與科學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356
附錄二:2007年第九屆全國易學哲學與科學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湖南長沙)/368
附錄三:傳世/《易傳》/380
附錄四:緯書/《易傳》/435
附錄五:帛書/《易傳》/54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