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藝術(shù)收藏鑒賞古印傳奇:中國歷代帝王璽印之謎

古印傳奇:中國歷代帝王璽印之謎

古印傳奇:中國歷代帝王璽印之謎

定 價:¥48.00

作 者: 印農(nóng) 編著
出版社: 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玉器

ISBN: 9787802214644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1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我們偉大的先賢所創(chuàng)造的方塊漢字真是大智慧的結(jié)晶,每一個單字都是一個信息集成塊。復(fù)合詞組更有耐人尋味的深邃,比如,“陶冶”和“鉆研”這兩個詞,怎么想怎么讓你覺得高妙,真難為當(dāng)初先賢怎么琢磨的。人的品德、學(xué)問、素養(yǎng)都需要“陶冶”。人類最初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器具就是陶器.而最粗糙的陶器也要在攝氏800—1200度的高溫下才能冶造出來。用它來形容品德、學(xué)問的培養(yǎng)再恰當(dāng)不過,不夠火候,不經(jīng)高溫、不待時日是無法獲得真德真知的?!般@”與“研”的概念大約都產(chǎn)生在新石器時代 ,深鉆細磨須有耐心、細心、慧心、恒心,用來形容對學(xué)問、技能的提高貼切之至。而不愿經(jīng)陶冶、不喜愛鉆研就想獲得驕人的成績變成“大萬兒”,實在是白日做夢。我說這些是因為看了印農(nóng)的近作而生感慨,他真是很下了一番鉆研的功夫,陶冶出更高深美妙的藝術(shù),人品與藝品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正向著藝術(shù)的大境界行進。藝術(shù)的大境界,我以為應(yīng)當(dāng)做到“功而不工”。創(chuàng)作者雖然“匠心獨運”,甚至“極具匠心”,但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匠氣,反而樸實自然仿佛天成一般。有的作品一眼便看出作者使出的力氣,功而工,已頗不易,要再進一步,須要下一番常人難以經(jīng)受的苦功,陶冶與鉆研,才能進入大境界。藝術(shù)的大境界還需要人品的高境界。只有一個甘于寂寞、不斤斤于世俗,脫于繁華聲色、沉于藝術(shù)之海的人才能幸運地進入藝術(shù)大境界之門。那些爭名逐利、蠅營狗茍,或者每天混跡于犬馬聲色中的“名流”只能有一時一事的小成就難以成為大藝術(shù)家。因此在今天浮麗之風(fēng)籠罩四野的環(huán)境中,能專心陶冶自己鉆研藝術(shù)的人才就格外讓人尊敬。

作者簡介

  印農(nóng),本名趙遠強,字印農(nóng)、印濃,號大雨,祖籍山東,1964年生于北京。趙遠強幼承家學(xué),十幾歲開始學(xué)畫作詩習(xí)字,后專工治印之學(xué),并得益于諸多印學(xué)名家的指授。他二十歲刻“印間耕耘一農(nóng)夫”的文字肖形結(jié)合印,至此以印農(nóng)為號。獨創(chuàng)組合篆刻,后用二年時間篆刻了一部完整的佛家經(jīng)典“佛說阿彌陀經(jīng)”,二十八歲(l992年)時出版了篆刻專輯《趙遠強組合篆刻》一書,該書又名《佛說阿彌陀經(jīng)組合印》。l995年,獨創(chuàng)世界最大之漢白玉仿漢古印“天下第一璽”,并榮獲吉尼斯世界之最證書。印章重約二千六百公斤,印鈕為漢斗鈕形式。巨印內(nèi)容由中國古老的《易經(jīng)》中第一卦辭中“元、亨、利、貞”四陽文篆字,及其外圍的“九州永泰”四個陰文篆字與巨印四周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共同組成。位于中央地方的圓形寓意為“天”、為“乾”、為“陽”,呈四方的“九州永泰”則寓意為“地”、為“陰”。元、亨、利、貞含意為元,以仁為本,亨以禮為宗,利以義為干,貞以固為質(zhì),祈愿世間和平和社會和諧?!⊥晗掳肽辏w遠強創(chuàng)作了印史上唯一一幅巨幅組合印作品“臥佛圖”,全長約6米,高約1.9米,亦同樣榮獲吉尼斯世界之最證書?!芭P佛圖”遠望似山似佛,似石窟,構(gòu)思氣韻生動、場景宏大。印中的天降奇花蔓陀羅整體作品,經(jīng)中有佛,佛中有經(jīng),渾然天成,表述了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中所描繪的西方勝景?!?998年,編寫出版《篆刻基礎(chǔ)》一書。1999年,應(yīng)邀創(chuàng)作了中國萬里長城十關(guān)關(guān)防肖形印及關(guān)防大印作品,并被印制成整套明信片在全國發(fā)行。2007年,應(yīng)北京電視臺春節(jié)文藝晚會邀請,創(chuàng)作了具有中國璽印文化特色的“你最珍貴”中國印章會標(biāo)。同年。國務(wù)院新聞辦與中國文聯(lián)共同舉辦“同一個世界”國際巡展,并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推薦,邀請了印農(nóng)等全國十一位知名印家進行篆刻創(chuàng)作?!∮∞r(nóng)治印初法吳讓之、吳昌碩,后受漢石印“長沙頃廟”的啟發(fā),加之參以漢將軍章的直鑿刀法,并將多種刀法自由運用于治印中,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深受時人喜愛。除書畫治印外,印農(nóng)對傳統(tǒng)的堪輿理論亦有著深入細致的研究。他先后編寫出版了《中國印》(又名《中國璽印發(fā)展史》上下部)、《吉祥家居》、《篆刻初步十八講》、《天書上的指紋》(堪輿學(xué)著作)、《圖解中國篆刻技法》、《印農(nóng)教你學(xué)篆刻》等專業(yè)書籍。

圖書目錄

序 走向大境界——談印農(nóng)的治印藝術(shù)
第一章 璽的傳奇
一、和氏璧之謎
二、完璧歸趙的故事
三、秦始皇登基用和氏璧雕刻皇璽之謎
四、竊皇璽嫪毐叛亂
五、漢高祖稱帝定國璽為憑
六、陰毒呂后嫉剁美妃手足稱“人彘”
七、漢武帝欲成仙濫授爵印
八、收玉璽金屋逐阿嬌
九、漢武帝立太子生母遭難
十、“文帝行璽”金印之謎
十一、“滇王之印”金印之謎
十二、“廣陵王璽”金印之謎
十三、楚王劉英私鑄印命喪九泉
十四、“漢委奴國王”金印之謎
十五、“利蒼”古印之謎
十六、“淮陽王璽”之謎
十七、劉蒼封王佩“將”印之謎
十八、遭冤枉班婕妤沉著應(yīng)變
十九、使巫術(shù)受牽連被收皇后璽
二十、王莽究竟如何得到了傳國璽
二十一、傳國璽失蹤之謎
二十二、“天元皇太后璽”金印之謎
二十三、陶淵明掛印辭官見“南山”
第二章 寶的傳奇
一、古璽的換代時期——大唐王朝
二、奉璽綬武昭儀為皇后
三、武則天登基變“璽”為‘寶”
四、唐中宗持御寶平亂
五、前蜀王謚寶(隨葬?。┲i
六、后蜀王孟昶與花蕊夫人之謎
七、“吳越王寶”之謎
八、宋太祖皇袍加身與太祖‘御押”之謎
九、旗盤古村的“印泥盒”之謎
十、藝術(shù)天才亡國之君
十一、宋徽宗與李師師
十二、負末帝懷藏御寶投海殉國
十三、江蘇茅山“印宮”的由來
十四、成吉思汗與元朝御寶之謎
十五、朱元璋與明朝御寶之謎
十六、明成祖與御寶之謎
十七、明魯王被譏封“荒王”之謎
十八、“錦衣衛(wèi)木印”與明朝冤案
十九、古村因“印”官運興旺之謎
二十、明末崇禎帝殉國前的最后時刻
二十一、努爾哈赤與清朝御寶之謎
二十二、清太宗御寶之謎
二十三、多爾袞受大將軍印進軍中原
二十四、順治皇帝上五臺山之謎
二十五、康熙皇帝寶印之謎
二十六、雍正皇帝寶印之謎
二十七、乾隆皇帝寶印之謎
二十八、乾隆的六十枚閑章的由來
二十九、乾隆皇帝與昌運宮之謎
三十、乾隆帝的皇后失蹤之謎
三十一、乾隆皇帝與“香妃”之謎
三十二、乾隆蓋在泰山絕壁上的巨印之謎
三十三、嘉慶皇帝寶印之謎
三十四、道光皇帝寶印之謎
三十五、咸豐皇帝寶印之謎
三十六、慈禧一印篡天下的由來
三十七、東太后慈安與寶印之謎
三十八、同治皇帝寶印之謎
三十九、光緒皇帝寶印之謎
四十、珍妃與金印之謎
四十一、宣統(tǒng)末帝寶印之謎
四十二、洪秀全御寶失蹤之謎
四十三、印臺山的傳說
四十四、武夷山“印石”的傳說
第三章 文明的象征
一、耶路撒冷的古印之謎
二、美索不達米亞的古印之謎
三、印度河流域的古印之謎
四、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印度河流域文明之謎
五、波斯灣的巴林古印之謎
第四章 印人傳奇
一、愛石成癖的“米顛”
二、唐伯虎的“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印的由來
三、印家經(jīng)典的論著人吾丘衍
四、王冕發(fā)現(xiàn)了花乳石印材
五、為何說文彭西虹橋購石成就了青田
六、印藝成就的國子監(jiān)博士——文彭
七、“邊塞印將軍”何震
八、“行俠鐵筆”蘇宣
九、“倡古法、立新規(guī)”的朱簡
十、“蘭生而芳”的梁千秋
十一、“師法秦漢第一人”的汪關(guān)
十二、“床上書連屋”的程邃
十三、“浙派篆刻第一人”丁敬
十四、“中書舍人”胡正言
十五、“九死一生”的周亮工
十六、“半榻亂書橫”的汪士慎
十七、“安貧樂道至誠相交”的高翔
十八、“棄官從文”的高鳳翰
十九、“俠義英雄”傅青主
二十、“印僧”戴名笠
二十一、“東渡印僧”蔣兆隱
二十二、“一印難求”的花榜
二十三、“讀書不倦”的朱文震
二十四、“悠然見南山”的董洵
二十五、“真水無香的隱士”蔣仁
二十六、“古印之家”的汪啟淑
二十七、“江湖游食”與“清朝第一”的鄧石如
二十八、“酒狂”奚岡
二十九、“振興紫砂業(yè)”的陳鴻壽
三十、“終身布衣名滿華夏”的趙之琛
三十一、“夢里不知身是客”的吳熙載
三十二、“行萬里路”的胡震
三十三、“琴瑟高手”錢松
三十四、“人物畫怪才”任熊
三十五、“多才多藝”的徐三庚
三十六、自稱“畫奴”的任伯年
三十七、“以竹根為印材”的胡钁
三十八、“悲苦大師”趙之謙
三十九、“做過一月縣令”的吳昌碩
四十、“舍古鏡得嬌妻”的黃牧甫
四十一、“贈畫結(jié)良緣”的齊白石
四十二、“作仿品喜識翁同和”的趙石
四十三、“遭退學(xué)苦讀成大家”的李苦李
四十四、“畫馬換嬌妻”的趙時桐
四十五、“藏印石壁”的弘一法師
四十六、喬大壯士投水“人間可哀”
四十七、“制銅印的高手”張樾丞
四十八、“恪守師道”的陳師曾
四十九、“自稱羅剎”的王褆
五十、“小心落墨,大膽用刀”的黃易
五十一、“滿腹經(jīng)綸”的金紹城
五十二、“獨立成派”的林皋
五十三、“精通鑒定”的丁佛言
五十四、“自稱為半癡”的陳半丁
五十五、“擅畫鼻煙壺”的丁尚庚
五十六、“乾隆廩生”陳豫鐘
五十七、“音律印人”錢君勻
五十八、“以‘糞’自稱”的鄧散木
五十九、“組合篆刻”與“天下第一璽”的首創(chuàng)人印農(nóng)
第五章 中國歷代篆刻名家與作品欣賞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