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寒柳:柳如是傳
02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嘯
03覺醒年代(上下冊)
04大漢天使班超
05故園風雨
06漢江絕唱
07石頭城
08李煜傳:多少恨,昨夜夢魂…
09臺海風暴:鄭成功與大明王…
10滄桑
胡正 著
《汾水長流》主要介紹1954年晉中平原汾河沿岸的杏園堡農業(yè)社遇到災害。在年輕…
可購
趙樹理 著
《三里灣 李有才板話》收錄了山藥蛋派文學代表趙樹理的兩部作品:《三里灣》…
馬烽,西戎 著
《呂梁英雄傳》是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民族抗日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
楊志科 著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敘事藝術上頗具創(chuàng)意性的一部長篇力作?!督鹕哪沟亍贰?/p>
談歌 著
《大舞臺(套裝上下冊)》是一部抗戰(zhàn)題材的主旋律長篇小說。小說從抗戰(zhàn)前夕我…
可讀可購
[英] 狄蘭 著;崔書田 譯
1883年,基督教北美長老會傳教士狄樂播博士,自登州來濰縣,也就是今天的濰坊…
朱秀海 著
《喬家大院》,一部商界英雄的傳奇。晚清山西祁縣喬家堡喬家第三代東家喬致庸…
楊沫 著
《楊沫文集:青春之歌》按照作者成長階段,分為六部。該部為卷一《青春之歌》…
高國鏡 著
《鷹擊峽谷》是一部中短篇小說作品集,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一部抗戰(zhàn)題材的作品集,書…
漢唐明月 著
繼寧宇自臥底讓職業(yè)和人生命運有了新的轉機之后,更是迎來了事業(yè)、愛情發(fā)展的…
蔣勝男 著
羋月是史上第1個太后,也即《史記》《戰(zhàn)國策》中赫赫有名的了不起的秦宣太后…
王占君 著
從公元260年司馬昭弒殺魏主“受禪”,到420年劉裕逼東晉恭帝“禪位”,從曹魏…
曉箭 著
作者在對大量史料進行梳理、研究的基礎上,對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康有為在那個…
苗庭寬 著
《大唐貢瓷夢》描寫唐朝開元年間,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曠世珍品邢州白瓷創(chuàng)新燒…
譚俊海 著
解放初,李凌初教唆殘匪與民為敵,并派出聯(lián)絡官吳子厚到香港請求羅宏將軍派令…
[美] 詹姆斯·瓊斯 著;姚乃強,武軍,…
1942年美國陸軍第205師的一個連在太平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向日軍發(fā)起的殲滅…
[英] 萊斯利·唐納 著;張廣海 譯
江戶末期的日本,從山村來到幕府將軍后宮并成為將軍妾室的女孩幸子,在南方大…
孟曉冬,王明軍 著
《我的土匪爺爺》是一部長篇小說。土匪爺爺?shù)墓适掳l(fā)生在東北淪陷時期,在浮華…
蔡東藩 著
《前漢通俗演義(繡像本 套裝上下冊)》為民國蔡東藩在“演義救國”思想指導…
[日] 半村良 著;王耀振 譯
夏季大阪之戰(zhàn)前夜,不幸的命運被歷史怒濤所操縱。大阪之戰(zhàn)前鈴波友右衛(wèi)門、大…
蔡東藩
蔡東藩歷十年寒暑,用600余萬言的煌煌巨著,記述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國(19…
大阪之戰(zhàn)前夕,暗斗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從常陸到陸奧這一路上,鈴波友右衛(wèi)門等…
劉先覺 著
《楊升庵傳奇》一書的傳奇以楊升庵的出生—少年—青年—中狀元—被發(fā)配云南—…
[日] 宇月原晴明 著
一個美少年殺手,自小上山,受人傳授波斯殺人絕技,從而習得一身武功絕學。他…
孫犁 著
《書與影·最經典的抗戰(zhàn)小說:風云初記》以滹沱河兩岸的子午鎮(zhèn)和五龍?zhí)脼椤?/p>
蔣季成 著
1900年,正值八國聯(lián)軍入侵,國家唉危在旦夕,在古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發(fā)…
知俠 著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魯南鐵路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破壞日軍鐵路運輸,…
[英] 狄更斯 著;張玲,張揚 譯
《雙城記(全譯本)》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情節(jié)感人肺…
蔡東藩 著;李丹 編
《青少版蔡東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是蔡東藩系列叢書其中之一,…
蔡東藩 著;周莉 編
《青少版蔡東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是叢書其中之一冊,自朱溫…
蔡東藩 著;黃云 編
《青少版蔡東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自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講起,一…
《慈禧太后演義》收錄了慈禧太后當政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同時雜以遺聞,通過…
《兩晉通俗演義》自西晉建立講起,一直到東晉結束。西晉統(tǒng)一,賈南風亂政,八…
《民國通俗演義》自清末統(tǒng)治危機講起,一直到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清末新政,保路…
高陽 著
歷史小說應該有趣味,易于接受,引起讀者反應,共鳴,印象深刻鮮明,情節(jié)也合…
林家品 著
《兵販子》真實敘述了衡陽保衛(wèi)戰(zhàn)的悲壯和慘烈,也寫活了在抗戰(zhàn)期間犧牲甚眾的…
蔡東藩 著;李飛 編
《青少版蔡東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前漢通俗演義》自秦朝講起,一直到王莽篡漢…
《后漢通俗演義》是叢書其中之一冊,自王莽改制講起,一直到三國結束。將王莽…
1945年春,中日兩國數(shù)十萬軍隊在重巒疊嶂、溝壑縱橫、綿延七百余里的雪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