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卷。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期,全面地敘述了中國上古至漢初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規(guī)模宏大、內容廣博、結構周密、體系完備的歷史著作。《史記》一書的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他繼承父業(yè),“納史記石室金匱之書”,“網羅天下放失舊聞”,于太初元年開始撰修《史記》,并于身受腐刑的困厄中發(fā)憤著書,最終完成這部不朽的著作?!妒酚洝芬匀宋飩饔洖橹?,吸收了編年、紀事等體裁的長處,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結構,創(chuàng)造了歷史書籍的紀傳體的新體裁?!妒酚洝肪哂絮r明的唯物主義思想及平民立場,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司馬遷秉筆直書,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本著還原歷史真實面目的精神,不僅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黑暗腐朽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又為社會各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物立傳,將醫(yī)生、學者、商賈、游俠、農民領袖等人物的傳記,與帝王將相并于一書,頌揚了普通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俠義等優(yōu)秀品質,反映了不同階級的真實歷史動態(tài)。同時?!妒酚洝分械摹镀綔蕰?、《貨殖列傳》等篇章集中體現(xiàn)了司馬遷進步的經濟思想,也從而使《史記》成為集政治、經濟、民族、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百科式史書。本書精選了《史記》中被后世廣為流傳、人們耳熟能詳?shù)慕浀淦?,白話翻譯力求保持原書風格,遣詞行文注重吸取原書縱橫捭闔的自如文風,同時兼顧現(xiàn)代人的閱讀習慣,讓讀者輕松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