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歷史理性在古代中國的發(fā)生
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
從上博簡《詩論》對于《木瓜》篇的評析看《詩經》編纂問題
孔子評價歷史人物的理論與方法
春秋戰(zhàn)國史官職責與史學傳統(tǒng)
試論道法兩家歷史觀的異同
漢《易》與《漢書》
兩漢時期的歷史盛衰總結與政治
董仲舒構建春秋公羊學理論體系的貢獻
董仲舒與漢代史學思潮
司馬遷關于漢代西部開發(fā)的實踐和思想
論《史記》釋《尚書·西伯戡黎》
范曄《后漢書》紀傳與司馬彪《續(xù)漢書》志分合考辨
略論范曄的民族思想
論陳壽的歷史哲學思想
從“大一統(tǒng)”到“正統(tǒng)”——論唐宋文化轉型中的歷史觀嬗變
遼、金史《國語解》的史學價值
試論許衡的歷史思想
明代史學發(fā)展的普及性潮流
顧炎武論史書編纂
從“主于道”到“主于事”——晚明經世史學的實學取向
清代史館的人員設置與管理機制
清代理學的特點
20世紀前半期中國史家對古代史學理論的總結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