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姜齊時期、田齊時期、楚漢時期、漢齊時期、歷代齊國國君表。本書主要依據《春秋左傳》、《史記》、《戰(zhàn)國策》、《竹書紀年》、《前漢書》和《資治通鑒》等史書整理編著而成。《論語》、《孟子》、《管子》、《晏子春秋》和《呂氏春秋》等書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對于其從某一個側面所記錄的一些重大事件,經過考證后也充實到本書中來。所用資料盡量忠于原著,為適合今人閱讀習慣,部分進行意譯。以齊國為主線,對齊國的事件詳細記載;對后來歸屬于齊國的莒國、紀國、萊國及周邊國家的事件較為詳細記載;對與齊國相關聯(lián)的諸侯國的重大事件做較詳細的記載;對其他諸國的重大事件,如諸侯國君的廢立、重大戰(zhàn)爭等簡要記載;對周王朝和漢朝廷的重大事件也予以記載。從公元前11世紀姜子牙封齊建國到漢武帝元封元年漢齊國被除為止,約一千年的時間,分為姜齊、田齊、楚漢和漢齊四個時期。因此,本書采用編年體的形式,將這四個時期分為四篇,每篇分為若干節(jié)。姜齊和田齊時期用齊國國君年號紀年;楚漢和漢齊時期用秦、漢年號紀年。為方便讀者,同時標注公元紀年。另外,從齊桓公到齊閔王一百年間的田齊時期,各種史料在紀年上有較大差距,如齊閔王在位年限,《竹書紀年》為17年,《史記》為40年,《資治通鑒》為30年。經過多方考證,本書采用《資治通鑒》所用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