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tài)研究

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tài)研究

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tài)研究

定 價:¥38.00

作 者: 張樹國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063157 出版時間: 200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49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課題以中國上古祭祀歌辭為研究對象,考察其與上古宗教倫理之間的密切關系,對詩歌起源及發(fā)展史、詩歌的文化內涵及美學內涵都做了認真研究,提出了“詩樂舞產生并發(fā)展于祭祀儀式”的文學藝術起源說。按照上古宗教形態(tài)的演變來安排具體章節(jié),依次為詩歌藝術的起源與原始祭儀、圖騰祭儀與祭歌、巫術儀式與巫術歌舞、上帝祖先崇拜觀念下的郊祀與宗廟祭歌以及與此關聯密切的王公貴族“尊祖”、“收族”名義下的倫理性的公廷樂歌等等。同時詳細探討了祭儀樂歌背后起決定作用的制度因素,包括樂官、樂懸制度的研究及與上古詩歌藝術之間的關系;在宗教倫理這一大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下揭示上古文藝美學的獨特性,在鐘器銘文、竹簡帛書與傳世文獻史料中整理出上古詩歌藝術觀念的主題和發(fā)展史。

作者簡介

  張樹國,1965年12月生,遼寧阜新人,于北京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杭州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研究中心教授。獨立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宗教倫理與中國上古祭歌形態(tài)研究》(03CZW00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漢-唐郊廟歌辭研究)(06JA75011-44024),出版專著《樂舞與儀式》、《信義的追求》等,在《文藝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上古詩歌藝術的起源與原始宗教
一、考古學上的證據
二、原始農業(yè)祭儀及祭歌
三、上古樂舞與原始祭儀之關系
四、歌樂舞起源于儀式活動的理論
第二章 圖騰祭儀及其在上古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一、《山海經》的古史價值與部落時代的圖騰制度
二、《山海經》中的古帝與圖騰祭儀
三、山川祭歌
四、圖騰記憶在中國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第三章 上古巫祭儀式與巫術歌舞
一、巫在上古社會中的地位
二、見于文獻的上古巫術儀式
三、絕地天通與巫、祝、宗
四、祝與《詩經》中的祝辭系文學
第四章 《楚辭·九歌》中的神話與祭儀
一、關于《九歌》
二、《東皇太一》
三、《東君》:祭日之歌
四、屈原與《九歌》
第五章 周初史詩與宗廟祭儀
一、周初史詩中的歷史、道德與崇拜觀念
二、宗廟祭儀與頌歌
三、紀念性儀式: 《大武樂章》與“三象”
第六章 公廷樂歌與貴族社會的儀式生活
一、古代的宗族與宗法
二、 《小雅·楚茨》與古代的祭祖禮儀
三、上古禮儀與《詩經》的宴饗詩
四、鐘鳴鼎食中的上古詩
五、西周王室的獻詩制度與古典詩學諷諭傳統(tǒng)的形成
第七章 樂官、樂懸制度與上古樂奏形態(tài)
一、樂官考源
二、樂懸與上古儀式生活
三、上古樂奏形態(tài)與《詩經》興體之原始關聯
第八章 金聲玉振--上古儀式生活中的音樂美學
一、周代鐘銘中體現的和的思想
二、儒家樂論對上古禮樂制度的闡釋
三、《禮記·樂記》對先秦儒家樂論的總結和發(fā)展
后記
附錄:本書主要引用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