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等學校的本科專業(yè)設置,并無屬于人文學科的旅游文化專業(yè),只有屬于管理學科的旅游管理專業(yè)。可是毋庸置疑,文化在旅游業(y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越來越突出的作用。“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沒有文化品位的旅游是沒有魅力的,旅游必須用文化來提高品位?!边@些已經成為學界乃至旅游經營者的共識。如今各地都在從戰(zhàn)略高度大力發(fā)展文化旅游,努力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力爭有效地利用、合理地開發(fā)旅游文化資源。提起旅游文化,人們不免會想到悠久而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以及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著的眾多歷史文化名人。他們確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游文化資源。古老的歷史學是否有必要與新興的旅游學相結合,是否能夠為被稱為“朝陽產業(yè)”的旅游業(yè)服務,并且為其蓬勃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歷史學界雖然意見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但作肯定回答者為數(shù)并不太少,還有力圖將兩者結合起來,甚至轉而專門研究旅游學者。幾年前,我和張金嶺教授曾指導幾位青年學子做過如何將我們所研治的宋史與旅游學相結合的嘗試。當時,適逢我校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被確定為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我們向巴蜀文化中心申請了一個課題,項目名稱為《宋代文豪與巴蜀旅游》,被批準為2003年重點資助項目。本書便是這一課題的最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