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入門經學十二講

經學十二講

經學十二講

定 價:¥36.00

作 者: 鄭杰文,傅永軍 主編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1058963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3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經學,即傳播與研究儒家經典的學術。儒家經典是思想的承載體。儒家思想對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對歷代文人的學術思想、文化品格,對執(zhí)政者的政治思想、統(tǒng)治方略,對中華民族的性格品質、文化風俗等,影響巨大。歷代儒生對儒家經典的傳播、詮釋和發(fā)揮,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經學。經學成為歷代王朝的主導學術,經歷了漢學、宋學、清學等發(fā)展階段??梢哉f,不了解中國經學的發(fā)展變化,就難以準確把握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和統(tǒng)治方略,就難以深刻認識歷代文人的學術思想和文化品格,就難以切實了解中華民族的性格特點和文化風俗。因此,我們計劃撰寫一部《經學十二講》使廣大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了解進而掌握經學的基本知識。

作者簡介

暫缺《經學十二講》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講 經學的產生 (一)經 (二)經學 (三)孔子與《易經》 (四)孔子與《書經》 (五)孔子與《詩經》 (六)孔子與“三禮” (七)孔子與《樂經》 (八)孔子與《春秋》 (九)孔門弟子傳經第二講 經學的發(fā)展 (一)從六經、五經、九經到十三經 (二)漢代今、古文經學 (三)漢代經學發(fā)展四階段 (四)宋明理學 (五)清學與樸學 (六)今、古文經學的振蕩式發(fā)展 (七)經學振蕩式發(fā)展的原因第三講 《周易》概說 (一)《周易》釋名與經、傳分合 (二)《周易》的成書與作者 (三)《周易》的性質 (四)《周易》古經的結構內容 (五)《易傳》的內容與意義 (六)神秘的筮占體系 (七)易學發(fā)展軌跡第四講 《尚書》概說 (一)《尚書》的書名、纂輯、內容與體制 (二)漢代《尚書》學與今、古文《尚書》 (三)今本《尚書》及其辨?zhèn)螁栴} (四)今本《尚書》的文獻價值第五講 《詩經》概說 (一)《詩經》的基本情況 (二)《詩經》詩篇的主要類別 (三)《詩經》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流傳 (四)漢代四家《詩》的學術地位和歷史命運 (五)《毛詩正義》與《詩經》漢學時代的終結 (六)《詩集傳》——《詩經》研究三大家第六講 “三禮”概說 (一)“三禮”《周禮》概述 《儀禮》概述 《禮記》概述 (二)“禮”與中國傳統(tǒng)禮樂文化第七講 《春秋》及其“三傳” (一)《春秋》 (二)《左傳》 (三)《公羊傳》 (四)《轂梁傳》第八講 《論語》概說 (一)《論語》的成書 (二)《論語》的主要傳本和注本 (三)《論語》所見孔子的倫理政治思想 (四)孔子及孔門弟子第九講 《孝經》概說 (一)《孝經》的作者與產生時代 (二)《孝經》的流傳與注本 (三)《孝經》的思想內容 (四)《孝經》的思想來源、演變及其當代價值第十講 《爾雅》概說 (一)《爾雅》的產生 (二)《爾雅》的內容 (三)《爾雅》的流傳 (四)《爾雅》的主要注本 (五)歷代模仿《爾雅》的主要著作 (六)《爾雅》與傳統(tǒng)小學第十一講 《孟子》概說 (一)《孟子》簡介 (二)《孟子》的政治思想 (三)《孟子》的哲學倫理思想 (四)《孟子》由子學到經學變遷中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五)宋明理學簡介 (六)《孟子》與宋明理學的關系第十二講 出土文獻與儒家經典 (一)日漸增多的出土文獻 (二)出土文獻所見儒家文獻與六經意識 (三)出土文獻與六經相涉之內容 (四)出土文獻的學術局限性附錄:參考書目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