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天人論
第一章 生命共感
一、《詩經》與中國藝術心靈的緣起
二、比德:經驗世界的人格理想
三、緣情感物心不孤起
四、興:在人與世界適然相會的時刻
第二章 異質同構
一、“格式塔”及其理論
二、移情理論
三、“力的結構式樣”
第三章 天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天人同構:“親在”的世界
三、氣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生命精神
中篇 心物論
第四章 解衣盤礴
一、虛也者,心齋也
二、亦心亦物物我兩忘
三、靜穆的觀照
第五章 神與物游
一、“游”及其心理機制分析
二、萬趣融其神思
三、得妙物於神會
第六章 妙悟天開
一、禪晤與妙晤
二、“妙悟”的審美心理特質
三、天機天籟天成
下篇 心畫論
第七章 意在筆先
一、從易象到意象
二、畫以意為主
第八章 沉潛體 意象表達
一、體味性藝術批評方式
二、意象化批評表述形式
第九章 以形寫神
一、以形寫神
二、以神寫形
三、“神”之格式塔解
第十章 筆墨思維
一、“筆墨思維”
二、疑神之技通于道
第十一章 筆墨情結
一、筆墨情結
二、以倪瓚為例
外篇 棲居與超越
一、鄉(xiāng)土情蘊家園情結
二、心畫:在回家的路上
三、棲居與超越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