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共收載中藥單體成分124個,總成分23個。上篇單體成分部分以拉丁名為序排列,下篇總成分部分按筆畫排列。書末另附有效成分中文名漢語拼音索引和外文名索引。2.上篇單體成分按【CAS】、【異名】、【化學名】、【結構式】、【分子式與分子量】、【來源】、【理化性質】、【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項編寫;下篇總成分按【來源】、【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項編寫。3.【CAS】列出該種成分在美國化學文摘中的登記號,沒有則不予列出。4.【異名】列出該種成分通用名之外的中文名稱。5.【化學名】列出該種成分的化學名稱。6.【結構式】列出該種成分的分子結構式。7.【分子式與分子量】列出該種成分的分子式和分子量。8.【來源】主要指該成分來源的植物,并列出植物的科屬及植物的拉丁名。9.【理化性質】本項主要介紹該種成分的物理化學性質。10.【藥理作用】依據文獻報道抗炎免疫成分實驗研究的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毒性試驗列于最后。11.【臨床應用】根據文獻列出抗炎免疫成分在臨床中的應用,不良反應列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