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集子所收,都是作者近30年來,也就是40歲以后所寫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史方面的論文。就一個人的學術研究生涯來說,起步已經太晚,何況人到中年,家累既重,而工作的任務與地點也常有變動,因此也很難做系統(tǒng)的長遠規(guī)劃,而且我一向認為,如所論述果屬真知灼見之作,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即使塵封于故紙堆中,需要的人自然會去查找,否則也就隨它自生自滅,絲毫也不必惋惜,無非表示從前曾經有過某種意見的存在而已。基于這樣的認識,根據平日讀書有所領悟、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受到的種種啟發(fā),尤其是中國考古學逐漸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日益豐富的地下發(fā)現(xiàn)隨時隨地都在新人耳目,往往能使文獻所記化“腐朽”而為神奇,確有感受時,就隨手寫成大小長短不一的論文,在各種性質的雜志上發(fā)表,以求及時表述自己的意見,以供討論與參考,并組織為講稿,使之具有自己的個性與特點,如此而已。最近大半年來我才把舊作重新翻了一遍,選出了45篇,約三十余萬字,仍然保持著原來的見解與風貌,僅在文字上做了些損益與潤色,沒有根本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