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選編了《高中文言文名家名篇精讀精練》,讓學生自己讀、自己練,拓展學生視野,逼迫學生自己去啃文言文這塊硬骨頭,很快在全國各地都取得了效果。此后,我們又跟江蘇省教研室取得了聯系,帶著資料來到江蘇,小心翼翼地做小學生,恭恭敬敬地請教專家同仁。我們的資料用了兩年,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教師們又為我們提出寶貴的使用意見,堅定了我們進一步修改的信心和決心。于是我們認真籌劃,重新構架,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編寫了現在這本書稿。本書有以下特點:一、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指導方法。我們對文言詩文的素質要求作了歸類,定出細則綱目,在此基礎上編選資料,使讀本更具科學性。在知識與能力問題上,我們取“魚”、“漁”并授的方法。文言知識疏導,給學生一個比較完整的框架,閱讀則分成若干逐級遞升的層次。知識作了帶有規(guī)律性疏導歸類,閱讀作了不同層次要求的闡述和方法指導。訓練部分,各層次既有側重,又有滲透、綜合,而文言文基礎的夯實與豐富一以貫之。二、序列性加強了。全書從文言文知識疏導到古散文閱讀鑒賞,再到古詩詞閱讀指導,基礎知識比較全面,閱讀能力層次清晰。三、操作性強,實用價值提高。本書將素質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與高考要求相結合,更加實用了。全書通過“讀”滲透素質教育,又通過練,達到高考考綱的要求。全書就是通過“讀”“練”結合,以訓練促進閱讀,夯實基礎知識,掌握方法途徑,循序漸進提高閱讀文言詩文的水平,形成綜合閱讀能力。本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督促指導為輔,使用時望能擺正其中的關系。因為如果嚼得太細,喂得太飽,往往不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但如果放任自流,不加檢查,學習往往會半途而廢,事倍功半。本書是為了貫徹國家教委加強文言文教學的指示精神而特意編寫的。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擴大閱讀量,培養(yǎng)閱讀習慣,指導學習方法,達到提高中學生文言文閱讀素質的目的。本書《文言文知識疏導》部分由王能言編寫,《古散文閱讀鑒賞》、《古詩詞解讀鑒賞》由茹王寶編寫,高考文言詩文試題選析,由彭為成編寫。學如積薪,后學賴前。編寫中,參閱眾多書文,獲益良多,謹致謝意。古詩文博大精深,閱讀指導書又層出不窮。要能獨樹一幟,編出一本一致公認的好書,實非易事。我們敬請專家里手指教匡正,期能漸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