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為何?為何?:論當代中國媒介權限

為何?為何?:論當代中國媒介權限

為何?為何?:論當代中國媒介權限

定 價:¥24.00

作 者: 陳堂發(fā) 著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出版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0807541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8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信息高速運轉與傳播的當今社會,媒介作為信息載體所擔負的社會職能與責任日益重要,而政府對媒介權限的規(guī)范與管理保持的嚴肅尺度問題也將會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越發(fā)引起重視和關注。本書以犀利的筆鋒、客觀的立場、多學科的理論思考維度對當代中國媒介權限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作者以公共政策科學的相關理論作為切入點,緊扣憲政理念、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及法權思想,探討了我國傳媒政策之目標實現(xiàn)方式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媒介表達的適度限權問題,對應然狀態(tài)下的媒介話語權限進行了勾勒,對媒介話語權理性限制與擴張問題做出了系統(tǒng)論述。

作者簡介

  陳堂發(fā),安徽桐城人。先后獲傳播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后。現(xiàn)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新聞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先后主持國家“十一五”社科基金項目“批評性報道的法律問題研究”、人事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大眾媒體在政府政策行為中的作用研究”以及江蘇省“十五”社科基金項目“我國媒介話語權理性拓展研究”,參與承擔江蘇省“九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江蘇省“十五”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十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課題研究。出版專著、合著5部,發(fā)表論文60余篇,30多萬字,其中近40篇為CSSCI來源期刊論文。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作為公共政策的傳媒政策
 一、傳媒政策與利益選擇的公共性
(一)利益配置:公共政策的本質
(二)公共性:傳媒政策利益調節(jié)的應然目標
 二、傳媒政策體系的相對開放性與動態(tài)性
(一)傳媒政策主體的相對開放性
(二)傳媒政策過程的動態(tài)性
 三、傳媒政策價值取向的多元兼容性
(一)傳媒政策與憲政精神
(二)傳媒政策與正義法則
第二章 強化媒介話語權的必要性分析
 一、權力體制內與體制外監(jiān)督
(一)強化人大監(jiān)督
(二)執(zhí)政黨的內部監(jiān)督
(三)有限的行政監(jiān)督效能
(四)高成本的個體監(jiān)督
 二、強化媒介話語權的法治環(huán)境
(一)“法治”要義與法治大環(huán)境
(二)媒介話語權保障手段:法治化
 三、媒介監(jiān)督謀求權力行為的協(xié)同
(一)“司法獨立”與回避監(jiān)督
(二)“地方利益”與批評輿論
 四、媒介表達的建設性功能
(一)政府決策的完善機制
(二)政治參與和社會調適手段
第三章 媒介話語權限的政策定位
 一、傳媒政策的演進述略
(一)專制時代的傳播政策
(二)中共的新聞政策確立與演進
 二、政策框架下的媒介表達正當性
(一)事先約束與避免危險行動
(二)宣傳意旨與批評精神
 三、媒介話語權的分級制度
(一)嚴格禁控的表達
(二)以責代禁的表達
(三)適度限制的表達
第四章 媒介調控的策略與手段
 一、基于民主政府理念的信息公開
(一)信息公開的立法精神:尊重知情權
(二)新聞發(fā)言人制度的功能完善
(三)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媒介應對策略
 二、媒介調控的政治策略與法治手段
(一)媒介管理的政治策略
(二)媒介調控的法治手段
(三)信息公開立法作為具體調控手段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