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仍然具有強大的竟爭力,當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研究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省域經濟綜合竟爭力的研究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中竟爭力理論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為提升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竟爭力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對策。新中國50多年,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總體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指導,以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為源泉,取得了人類經濟學說發(fā)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對高績效的中國經濟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理論經濟學發(fā)展提供了具有“中國學派”色彩的系統(tǒng)經濟理論。然而,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在具體演進中創(chuàng)新、改良與若干不良傾向是并存的:第一,新建階段與“仿蘇”傾向,這一階段的歷史跨度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文革"前。第二,“革命"階段與極“左"傾向,這一階段主要是10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第三,改革階段與“仿美"傾向,這一階段是從1979年開始的。一些理論工作者也由以前對“蘇聯(lián)范式”的崇拜而簡單地倒向“美國范式”,但卻又對以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西方經濟學的“范式危機”并無感覺。誠然,西方經濟學的確給中國帶來了市場觀念和實證分析、數(shù)量分析、邊際分析等經濟科學的研究方法,開拓了理論研究的視野,但另一方面,它的過度形式主義和部分理論與中國經濟的脫節(jié),也會使中國經濟學誤入歧途??梢姡鞣浇洕鷮W本身的邏輯缺陷及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悲劇說明,隨意照搬西方經濟學并不能解決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和中國經濟的現(xiàn)實難題,惟一的出路在于進行合乎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和中國國情的理論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和現(xiàn)有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模式的基本缺陷表現(xiàn)為:一是在規(guī)范分析層面,單純進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范疇和規(guī)律對比,缺乏研究深度。二是在實證描述層面,沒有繼承馬克思經濟學高度重視數(shù)學方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缺乏定量分析。三是在政策研究層面,一味地“惟上”和“跟風”,并作辯護性的解釋,缺乏反思意識。四是在學科重構層面,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取代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缺乏本質揭示。五是在方法變革層面,簡單照搬西方經濟學的范疇和理論,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重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學范式的原則與思路:以中外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為思想源泉,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要假設為基點,積極吸納古今中外各種經濟思想的合理成分,廣泛借鑒相關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可用方法,構造既超越馬克思經濟學范式和蘇聯(lián)經濟學范式,又超越西方經濟學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經濟大環(huán)境中主要反映中國初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獨特性的經濟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