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詩歌詞曲賦中國古代作品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

定 價:¥26.00

作 者: 王先霈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
標 簽: 文學評論與研究

ISBN: 9787301122266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力求使讀者對我們民族的文學思想傳統(tǒng)有個初步印象,認識到那里面有許多生動活潑、含蓄雋永的言論,可以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同時作者希望通過對古代詩學的研究,能夠使讀者感受到本土文論的無窮興味,體味到古代很多文論著述有助于我們對一切文學的欣賞,有益于心理的純凈和精神升華。

作者簡介

  王先霈,江西省九江市人,1939年7月出生。1960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學院中文系,曾任中文系副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出版社總編等職,兼任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等職。長期從事文藝學研究。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93)、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1993)、香港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第一屆孺子牛金球獎(1995)、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藝創(chuàng)作獎(1996)、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1996)、湖北省社科著作二等獎(1987、1989、2001)等。

圖書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第一講 什么是詩學
 一 詩學在西方的起源和變遷
 二 中國古代對詩學的理解
 三 學習詩學和文藝欣賞的關(guān)系
第二講 體物與盡己
 一 體驗論在中國古代詩學中的地位
 二 體道和體物
 三 盡己
第三講 神思
 一 文學家的思
 二 神思的基本涵義
 三 神思的幾個特點
第四講 頓悟與漸悟
 一 悟在詩學中的提出
 二 悟的達成的兩種方式
 三 頓悟與漸悟的互相依存
第五講 發(fā)憤抒情與悲音為美
 一 發(fā)憤著書說的形成及其根據(jù)
 二 悲音為美
第六講 虛靜與靜穆
 一 創(chuàng)作主體的虛壹而靜
 二 文本的靜穆境界
 三 文藝欣賞給接受者“疏穢鎮(zhèn)浮”
第七講 物色移情
 一 情由景生,辭以情發(fā)
 二 比德于物,物移我情
 三 我情注物,照之則美
第八講 意境
 一 象之意和境之味
 二 情之境和意之象
 三 創(chuàng)作思維中的意與境
第九講 辭達與意在言外
 一 文學家怎樣才算做到了辭達
 二 言意之辯與言外之意
第十講 興、觀、群、怨
 一 歷來對興、觀、群、怨的不同闡釋
 二 興、觀、群、怨作為詩學概念的內(nèi)涵
第十一講 賦、比、興
 一 作為詩歌寫作手法的賦與作為文體的賦
 二 比的特色及其分類
 三 興的產(chǎn)生及其特色
第十二講 才性與風骨
 一 才性的含義及其理論基礎(chǔ)
 二 文氣說與才性論
 三 才性與風格類型
 四 風骨與陽剛之氣
 五 陽剛陰柔與中和之美
第十三講 本色當行
 一 以文為詩和以詩為詞的是非功過
 二 對敘事文學風格的認識
 三 戲曲文學的本色與藻麗之爭
 四 小說和戲劇的結(jié)構(gòu)技巧
第十四講 寫兒女之真情
 一 對民歌的闡釋與“兒女真情”說
 二 小說戲劇創(chuàng)作與“兒女真情”說
 三 對于淫穢小說的辯護和批判
第十五講 知言、知人、知音
 一 同嗜與異趣
 二 孟子的“以意逆志”論和“知人論世”論
 三 劉勰的“知音”論和“六觀”論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