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驗與測定1
11有機化合物定性分析1
111有機元素定性分析1
1111鈉熔法1
1112氧瓶燃燒法6
112官能團檢驗8
1121烯烴的檢驗8
1122炔烴的檢驗10
1123芳烴的檢驗11
1124鹵代烴的檢驗13
1125醇類化合物的檢驗16
1126酚的檢驗21
1127醚的檢驗23
1128羰基類化合物的檢驗24
1129羧酸的檢驗30
11210羧酸衍生物的檢驗31
11211胺基類化合物的檢驗34
113經典有機未知物定性分析與現(xiàn)代有機未知物定性分析對比38
1131經典有機未知物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驟38
1132現(xiàn)代有機未知物定性分析剖析方法簡介40
12有機定量分析41
121概述41
1211有機定量分析的特點41
1212有機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42
1213改進和建立有機官能團定量分析方法的途徑51
122烯基化合物的測定54
1221概述54
1222氯化碘乙酸溶液加成法54
123羥基的測定58
1231概述58
1232乙酸酐乙?;?8
1233鄰醇羥基的測定66
124醛和酮的測定71
1241概述71
1242鹽酸羥胺三乙醇胺肟化法71
1243二硝基苯肼法74
1244亞硫酸鈉加成法76
13解決檢驗技術難題77
131檢驗中干擾物質的排除77
1311干擾的定義、種類77
1312消除干擾的方法78
132檢驗中準確度的保證89
1321抽樣代表性的保證89
1322檢測方法的保證90
1323化學試劑的保證90
1324器皿的保證93
1325分析儀器設備的保證96
1326實驗室環(huán)境的保證101
1327分析人員操作技能的保證102
14新儀器設備的驗收103
141驗收儀器設備的一般程序103
1411了解、熟悉儀器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103
1412儀器設備開箱、安裝104
1413儀器設備的調試104
1414儀器設備的驗收104
1415儀器設備檔案的建立104
142驗收報告的編寫104
143驗收儀器設備實例104
復習思考題107
2技術管理與創(chuàng)新108
21文獻檢索108
211分析化學中文文獻種類109
2111期刊109
2112圖書110
2113科技報告110
2114學位論文110
2115會議資料111
2116專利文獻111
2117技術標準111
2118技術檔案111
2119產品樣本112
212中文文獻檢索的方法112
2121中文文獻檢索的工具113
2122人工檢索的一般方法116
2123計算機檢索的方法117
213文獻信息調研124
2131概述124
2132文獻信息調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驟126
2133文獻信息分析成果的表達127
22引進或建立檢驗方法129
221引進或建立檢驗新技術的一般程序129
2211調研工作與選擇技術路線129
2212設計、編寫試驗方案130
2213進行條件試驗或進行驗證131
222總結報告或論文的編寫136
2221論文的一般格式137
2222論文的寫作要求137
2223總結報告與論文的差別139
23數理統(tǒng)計的應用139
231一元一次線性回歸方法139
2311一元一次線性回歸方程140
2312一元一次標準工作曲線的線性相關性檢驗142
2313例題143
232工作曲線的精密度與置信區(qū)間146
2321工作曲線的精密度與置信區(qū)間146
2322工作曲線中可疑值的檢驗146
復習思考題147
3培訓與指導149
31培訓高級工、技師的教育大綱的編寫150
311編寫培訓大綱的目的和意義150
312編寫培訓大綱遵循的原則150
313編寫培訓大綱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格式151
3131培訓大綱的說明部分151
3132培訓大綱的正文部分151
3133培訓大綱的格式152
3134實例——三級(高級)化學檢驗工培訓教學大綱153
32培訓計劃的編寫157
321培訓計劃的目的和意義157
322培訓計劃編寫的基本格式157
323化學檢驗工——二級(技師)的培訓計劃實例158
3231培訓目標158
3232培訓對象158
3233培訓內容158
復習思考題159
4實驗室規(guī)劃設計160
41質量檢驗實驗室的規(guī)劃160
411質量檢驗實驗室的功能基本要求160
412質量檢驗實驗室對環(huán)境的要求160
42不同分析實驗室的主體設計161
421化學分析室的設計161
4211化學分析室的形式161
4212化學分析室的室內布置161
4213化學實驗臺的設計164
4214化學分析室的其他條件171
4215化學實驗室的室內裝飾171
422儀器分析實驗室的設計172
4221儀器分析實驗室的要求172
4222儀器分析實驗室的組成173
4223儀器分析實驗室的平面布置174
4224儀器分析室的室內裝修177
423輔助實驗室的設計178
4231高溫室178
4232溶液配制室178
4233氣瓶貯藏室179
4234制樣室179
424實驗室配套設施的設計179
4241水、電、氣、照明的設計179
4242實驗室“三廢”處理的設計182
43中間控制分析方案的編制184
431中間控制分析的特點184
4311分析定位184
4312分析方法184
4313控制指標184
4314分析頻次和準確度185
4315時效性185
432分析方案編制要點185
4321查閱資料185
4322試驗驗證185
4323最佳實驗條件的確定186
433中間控制分析點的設置186
4331乙酸酐生產的中間控制分析方案186
4332合成氨生產工藝流程188
434中間控制分析方案示例188
4341中間控制分析方案編制要求188
4342裂化稀乙酸的分析──總酸含量的測定190
4343化學耗氧量(COD)測定190
435過程分析簡介191
4351自動取樣和樣品處理191
4352過程分析儀器192
4353過程分析信息處理192
復習思考題192
5技術交流193
51組織質量分析會議193
511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的目的和意義193
512會議的一般程序193
513會議通知的書寫要求194
5131通知的標題194
5132正文194
5133署名和日期194
514開好會議的注意事項195
5141會議的準備工作195
5142會議的組織工作195
5143會議討論(議論)時的引導195
5144做好記錄195
5145抓好會議精神的落實和貫徹195
52參與比對試驗196
521比對試驗的目的和意義196
522比對試驗的種類和方式196
5221測量比對197
5222實驗室間檢測比對197
5223分割樣品檢測比對197
5224已知值檢驗的比對197
5225部分過程檢測的比對197
5226定性比對試驗197
523比對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198
5231定值的確定198
5232能力統(tǒng)計量的計算198
53編寫質量分析報告201
531編寫質量分析報告的目的和意義201
532質量分析報告的一般內容202
5321概況202
5322分析202
5323結論202
5324建議202
533寫好質量分析報告的注意事項202
復習思考題203
6標準的制訂204
61標準制訂的原則204
611貫徹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guī)204
612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204
613充分考慮使用要求,維護消費者利益204
614保障安全和人體健康,保護環(huán)境205
615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先進國家的標準,促進對外貿易205
62標準制訂的程序205
621組織標準制訂工作組,編制工作方案206
622標準草案的編制206
63標準的主要構成與內容206
631前言207
632范圍207
633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207
634技術要求207
635試驗方法207
636檢驗規(guī)則208
637包裝、標識、貯運208
6371包裝208
6372標識208
6373貯運208
638安全提示208
64標準的審查209
復習思考題209
附錄1化學檢驗工理論知識鑒定要素細目表(部分)210
附錄2化學檢驗工一級(高級技師)技能操作考核內容結構表214
附錄3化學檢驗工技能操作鑒定要素細目表(部分)215
附錄4化學檢驗工一級(高級技師)技能操作考核試題名稱(部分)216
參考文獻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