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
導言
第一部分 藝術經驗里真理問題的展現
?、?審美領域的超越
1.人文主義傳統(tǒng)對于精神科學的意義
a)方法論問題
b)人文主義的幾個主導概念
α)教化(Bildung)
β)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γ)判斷力(Urteilskraft)
δ)趣味(Geschmack)
2.康德的批判所導致的美學主體化傾向
a)康德關于趣味和天才的學說
α)趣味的先驗特征
β)關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學說
γ)美的理想的學說
δ)自然和藝術中美的功利性
£)趣味和天才的關系
b)天才說美學和體驗概念
α)天才概念的推廣
β)“體驗”一詞的歷史
γ)體驗概念
δ)體驗藝術的界限,為譬喻恢復名譽
3.藝術真理問題的重新提出
a)審美教化質疑
b)對審美意識抽象的批判
?、?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及其詮釋學的意義
1.作為本體論闡釋主線的游戲
a)游戲概念
b)向構成物的轉化與徹底的中介
c)審美存在的時間性
d)悲劇的例證
2.美學的和詮釋學的結論
a)繪畫的本體論意義
b)偶緣物和裝飾品的本體論根據
c)文學的邊界位置
d)作為詮釋學任務的重構和綜合
第二部分 真理問題擴大到精神科學里的理解問題
第三部分 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向
版本
詮釋學Ⅱ:真理與方法
Ⅰ 導論
Ⅱ 準備
Ⅲ 補充
Ⅳ 發(fā)展
Ⅴ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