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專著在廣闊的文化視野中審視《莊子》寓言,從文化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社會學、養(yǎng)生學和文藝學等諸學科著眼,運用跨學科綜合研究和比較研究的方法,對《莊子》寓言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探討。著重論述了思維文化、學術文化、文學藝術、農工商賈文化、科學技術、養(yǎng)生文化等諸多方面,透過(《莊子》寓言這一文本載體,揭示其深厚內涵、潛在意義、多面啟示和文化價值。其學術視野開闊,切入角度新穎,研究方法得當,新意層見迭出。如提出以《莊子》寓言為載體,有助于深入研究以楚文化為依托的湖湘文化。認為(《莊子》寓言所潛藏的戰(zhàn)國中后期楚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信息,可以指示或啟迪后人的考古發(fā)掘或帶方向性的考古思索;反過來,業(yè)已發(fā)掘的地下實物及文獻又可以在《莊子》寓言中找到驗證。這種“互動”式的研究,為歷來的莊學研究所罕見。又如對《漢陰丈人》寓言的論析,揭示了其蘊含的“力學”原理或“機械學”原理;對《魯遽調琴》寓言的研究,探討了其蘊含的“共振”原理等等,大都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讀來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