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政府行為之謎l
一 轉型模式的界定3
二 本書研究的基本假設8
三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13
第二章 制度變遷中的政府:文獻綜述18
第一節(jié) 西方經濟思想中的國家與政府理論19
一 國家的起源與發(fā)展19
二 政府的地位和作用28
第二節(jié) 轉型中的國家與政府34
一 “政府——企業(yè)”35
二 政府自身改革46
三 “中央——地方”54
四 政府能力66
第三節(jié) 述評69
第三章 偏好、偏好轉換和政府的目標函數(shù)74
第一節(jié) 政府的偏好和目標函數(shù)75
一 政府的偏好和目標76
二 政府的偏好體系101
三 目標函數(shù)既定下的政府角色定位112
第二節(jié) 制度績效的評價——制度變遷壓力的感知118
一 制度績效的評價標準118
二 制度績效的考量指標120
第三節(jié) 偏好轉換——目標修正機制124
一 觸發(fā)——啟動機制125
二 修正——轉換機制132
三 從計劃到市場的轉換135
第四章 知識和知識約束143
第一節(jié) 制度知識及其獲取144
一 制度知識及其約束146
二 制度知識的獲取160
第二節(jié) 決策與風險控制的知識及其約束165
一 利益集團與政府決策166
二 決策藝術的理解和掌握172
三 改革風險的認識與處理175
第三節(jié) 政府能力的知識及約束179
一 政府能力與社會轉型179
二 政府能力的內容及衡量指標182
第五章 結論:政府改革行為分析199
第一節(jié) 政府決策模型200
一 政府的目標函數(shù)200
二 政府的知識約束208
三 決策形成的模型217
第二節(jié) 轉型特征與政府行為分析234
第三節(jié) 中國與蘇(俄)制度變遷的比較分析258
一 制度變遷目標的一致性260
二 政府的知識約束與風險控制和決策藝術的不同273
參考文獻290
后 記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