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調試程序DEBUG
1.1 引言
1.2 怎樣啟動DEBUG程序
1.2.1 DEBUG程序的啟動
1.2.2 DEBUG程序初始化
1.2.3 有關DEBUG命令的一些通用信息
1.2.4 DEBUG命令中的地址和地址范圍參數
1.3 匯編與反匯編命令
1.3.1 匯編命令A(Assemble Command)
1.3.2 反匯編命令U(Unassemble Command)
1.4 顯示與修改內存單元內容的命令
1.4.1 顯示內存單元內容的命令D(Dump Command)
1.4.2 修改內存單元內容的命令E(Enter Command)
1.5 顯示與修改寄存器內容命令
1.5.1 顯示和修改指定寄存器的內容
1.5.2 顯示所有寄存器和標志位
1.5.3 顯示和修改標志位狀態(tài)
1.6 運行和跟蹤命令
1.6.1 運行命令G(Go Command)
1.6.2 跟蹤命令T(Trace Command)
1.6.3 過程命令P(Proceed Command)
1.7 磁盤文件與扇區(qū)的讀寫命令
1.7.1 命名命令N(Name Command)
1.7.2 裝入命令L(Load Command)
1.7.3 寫命令W(Write Command)
1.8 有關內存單元的幾個命令
1.8.1 移動內存命令M(Move Command)
1.8.2 填充內存命令F(Fill Command)
1.8.3 比較命令C(Compare Command)
1.8.4 查找命令S(Search Command)
1.9 DEBUG的其他命令
1.9.1 輸入命令I(Input Command)
1.9.2 輸出命令O(Output Command)
1.9.3 十六進制算術運算命令H(Hexarithmetic Command)
1.9.4 退出命令Q(Quit Command)
1.10 DEBUG使用的一些技巧
第2章 DOS的磁盤與文件管理
2.1 磁盤文件系統的組成
2.1.1 磁盤的種類與格式
2.1.2 磁盤上的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
2.1.3 磁盤上的數據組織
2.2 磁盤上的引導記錄區(qū)
2.3 磁盤上的文件分配表(FAT)
2.3.1 盤簇與FAT登記項
2.3.2 簇鏈與磁盤文件讀寫
2.3.3 如何使用FAT
2.3.4 磁盤的扇區(qū)定位
2.3.5 從FAT看磁盤容量的限制
2.4 BPB表內存實際映象及重要計算和換算公式
2.4.1 DOS引導區(qū)中的磁盤I/O數表(BPB表)
2.4.2 重要計算和換算公式
2.5 磁盤文件目錄結構
2.5.1 目錄項的結構
2.5.2 有關目錄項8個信息段的說明
2.5.3 樹形目錄結構及其實現
2.6 軟盤維護技術與讀寫故障排除
2.7 DOS系統內部多重表的應用
第3章 硬盤的發(fā)展與文件結構
3.1 硬盤基礎知識
3.1.1 硬盤的發(fā)展歷史
3.1.2 硬盤技術用語
3.1.3 盤的工作原理與結構
3.2 系統啟動流程
3.2.1 簡單的基礎知識
3.2.2 具體啟動過程
3.2.3 操作系統加載過程
3.3 文件系統概述
3.3.1 微軟公司的各類文件系統
……
第4章 BIOS設置、硬盤分區(qū)與格式化
第5章 硬盤工具軟件
第6章 硬盤維護與數據修復
第7章 TC2.0實用工具軟件開發(fā)技術
附錄 有關文件操作的一些小工具的實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