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Linux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詳解

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詳解

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詳解

定 價:¥69.80

作 者: 曹江華 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曹江華作品系列
標 簽: LINUX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045714 出版時間: 200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626 字數:  

內容簡介

  Linux主要用于架設網絡服務器。如今關于服務器和網站被黑客攻擊的報告幾乎每天都可以見到,而且隨著網絡應用的豐富多樣,攻擊的形式和方法也千變萬化。如何增強Linux服務器的安全性是Linux系統(tǒng)管理員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本書用20章和8個附錄的內容,全面解析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分級介紹對Linux服務器的攻擊情況,以及Linux網絡基礎;第二部分是本書的核心,針對不同的Linux服務器分別介紹各自的安全策略;第三部分介紹Linux服務器的安全工具;第四部分是8個附錄,介紹Linux幫助信息和Linux常用命令匯總。 本書適合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師生的教材或教參書,也適合于Linux網絡管理員和系統(tǒng)管理員,以及對安全方面感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曹江華,畢業(yè)于工科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從事CAD設計。后從事小型數據庫的應用。目前從事構建網絡、管理維護、數據庫管理工作并從1999年開始接觸Linux。歷任計算機世界、IBM開發(fā)者、中國計算機報、賽迪網、天極網、IT168、《開放系統(tǒng)世界》、《網管員世界》專欄作者,先后發(fā)表計算Linux網絡構建維護和安全的文章200多篇,累計150萬字,目前關注開放系統(tǒng)和網絡安全。

圖書目錄

第1章  Linux網絡基礎與Linux 1
     服務器的安全威脅 1
1.1  Linux網絡基礎 1
1.1.1  Linux網絡結構的特點 1
1.1.2  TCP/IP四層模型和OSI七層模型 2
1.1.3  TCP/IP提供的主要用戶應用程序 4
1.1.4  端口號分配 4
1.2  Linux的TCP/IP網絡配置 6
1.2.1  Linux的TCP/IP網絡配置文件 7
1.2.2  網絡配置工具 7
1.2.3  配置網絡接口 9
1.3  分級解析對Linux服務器的攻擊 14
1.3.1  攻擊者使用什么操作系統(tǒng) 15
1.3.2  典型的攻擊者有什么特征 15
1.3.3  攻擊者典型的目標是什么 15
1.3.4  實施攻擊的原因是什么 15
1.3.5  攻擊級別 16
1.3.6  反擊措施 18
1.4  開源軟件網絡安全概述 19
1.5  本章小結 21
第2章  OpenSSL與Linux網絡安全 22
2.1  理解SSL和OpenSSL如何工作 22
2.1.1  SSL功能 22
2.1.2  SSL協(xié)議簡介 23
2.1.3  SSL工作流程 23
2.1.4  OpenSSL簡介 25
2.1.5  OpenSSL的組成 25
2.2  理解服務器證書(CA) 26
2.2.1  X.509協(xié)議簡介 26
2.2.2  金字塔結構的優(yōu)缺點 27
2.2.3  相關名詞解釋 27
2.3  Linux下安裝和配置OpenSSL 28
2.3.1  下載OpenSSL源代碼 28
2.3.2  安裝 OpenSSL 29
2.3.3  產生CA憑證 30
2.3.4  CA產生次級憑證 30
2.3.5  OpenSSL應用 32
2.3.6  OpenSSL常用命令 35
2.4  數字證書在客戶端的應用 37
2.5  OpenSSL面臨的安全問題及其解決思路 38
2.5.1  OpenSSL面臨的安全問題 38
2.5.2  解決思路 39
2.6  本章小結 39
第3章  PAM與Open LDAP 40
3.1  PAM工作原理 40
3.1.1  什么是PAM 40
3.1.2  為什么使用PAM 41
3.1.3  PAM體系結構 41
3.1.4  PAM工作流程圖 42
3.2  PAM配置文件 43
3.3  建立PAM應用程序 44
3.4  PAM常用認證模塊及其應用 46
3.4.1  PAM常用認證模塊 46
3.4.2  PAM模塊應用實例 47
3.5  安全應用PAM 48
3.5.1  刪除不再需要的PAM配置文件
3.5.1  和模塊 48
3.5.2  對PAM配置進行備份 48
3.5.3  設置資源限制 48
3.5.4  限制su命令 49
3.6  動手制作Linux下基于PAM機制的
3.6  USB Key 49
3.6.1  什么是USB Key 49
3.6.2  建立pam_usb應用 49
3.7  Liunx目錄服務器介紹 51
3.8  安裝配置OpenLDAP服務器 53
3.8.1  安裝OpenLDAP服務器 53
3.8.2  配置OpenLDAP 服務器 53
3.8.3  啟動OpenLDAP服務器 55
3.9  配置OpenLDAP客戶端 56
3.9.1  配置Linux OpenLDAP客戶端 56
3.9.2  Outlook如何使用OpenLDAP 56
3.10  監(jiān)控OpenLDAP服務器 57
3.10.1  使用uptime命令 57
3.10.2  使用cron命令定時監(jiān)測
3.10.2  系統(tǒng)負載 57
3.10.3  OpenLDAP進程的監(jiān)控 57
3.10.4  端口的監(jiān)控 58
3.11  安全管理OpenLDAP服務器 58
3.11.1  自動啟動OpenLDAP服務器 58
3.11.2  使用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
3.11.2  實現用戶認證 58
3.11.3  禁止整個服務器的匿名訪問 59
3.11.4  配置OpenLDAP使用TLS通信 59
3.11.5  管理OpenLDAP服務器 59
3.11.6  OpenLDAP在Linux上集群
3.11.6  的應用 61
3.12  本章小結 61
第4章  Linux網絡服務和xinetd 62
4.1  Linux啟動過程 62
4.1.1  Linux的啟動過程詳解 62
4.1.2  Linux運行級 66
4.1.3  /etc/inittab文件詳解 67
4.1.4  init和/etc/inittab 68
4.2  守護進程 69
4.2.1  Linux守護進程的概念 69
4.2.2  Linux系統(tǒng)提供的服務及其守護
4.2.2  進程列表 70
4.2.3  Linux守護進程的運行方式 73
4.3  xinetd 75
4.3.1  什么是xinetd 75
4.3.2  xinetd的特色 75
4.3.3  使用xinetd啟動守護進程 76
4.3.4  解讀/etc/xinetd.conf和
4.3.4  /etc/xinetd.d/* 76
4.3.5  配置xinetd 77
4.3.6  xinetd防止拒絕服務攻擊
4.4.1  (Denial of Services)的原因 82
4.4  Linux服務管理工具 83
4.4.1  redhat-config-services 83
4.4.2  ntsysv 84
4.4.3  chkconfig 85
4.5  安全選擇Linux服務 85
4.6  本章小結 86
第5章  DNS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87
5.1  DNS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87
5.2  域名服務的解析原理和過程 88
5.3  DNS服務器面臨的安全問題 90
5.3.1  DNS欺騙 90
5.3.2  拒絕服務攻擊 92
5.3.3  緩沖區(qū)漏洞攻擊 92
5.3.4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92
5.3.5  緩沖區(qū)溢出漏洞攻擊 93
5.3.6  不安全的DNS動態(tài)更新 93
5.4  增強DNS安全性的方法 94
5.4.1  選擇安全沒有缺陷的DNS版本 94
5.4.2  保持DNS服務器配置正確、可靠 94
5.5  建立一個完整的DNS 95
5.5.1  DNS分類 95
5.5.2  安裝BIND域名服務器軟件 95
5.5.3  named配置文件族內容 96
5.5.4  配置惟高速存域名服務器 96
5.5.5  配置主域名服務器 96
5.5.6  配置輔助域名服務器 98
5.5.7  配置域名服務器客戶端 99
5.6  DNS故障排除工具 100
5.6.1  dlint 100
5.6.2  DNS服務器的工作狀態(tài)檢查 101
5.7  全面加固DNS服務器 103
5.7.1  使用TSIG技術 103
5.7.2  使用DNSSEC技術 105
5.8  配置安全的DNS服務器 106
5.8.1  隔離DNS服務器 106
5.8.2  為BIND創(chuàng)建chroot 106
5.8.3  隱藏BIND的版本號 107
5.8.4  避免透露服務器的信息 107
5.8.5  關閉DNS服務器的glue fetching
5.8.5  選項 107
5.8.6  控制區(qū)域(zone)傳輸 107
5.8.7  請求限制 108
5.8.8  其他強化措施 108
5.8.9  為DNS服務器配置
5.8.9  DNS Flood Detector 109
5.8.10  建立完整的域名服務器 110
5.8.11  建立DNS日志 111
5.8.12  增強DNS服務器的防范
5.8.12  DoS/DDoS功能 112
5.8.13  使用分布式DNS負載均衡 112
5.8.14  防范DNS服務器網絡 113
5.8.15  配置防火墻 113
5.9  本章小結 113
第6章  Web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114
6.1  Web服務器軟件Apache簡介 114
6.1.1  Apache的發(fā)展歷史 114
6.1.2  市場情況 115
6.1.3  Apache的工作原理 116
6.1.4  Apache服務器的特點 117
6.2  Apache服務器面臨的安全問題 118
6.2.1  HTTP拒絕服務 118
6.2.2  緩沖區(qū)溢出 119
6.2.3  攻擊者獲得root權限 119
6.3  配置一個安全的Apache服務器 119
6.3.1  勤打補丁 119
6.3.2  隱藏和偽裝Apache的版本 120
6.3.3  建立一個安全的目錄結構 120
6.3.4  為Apache使用專門的用戶
6.3.4  和用戶組 121
6.3.5  Web目錄的訪問策略 121
6.3.6  Apache服務器訪問控制方法 122
6.3.7  管理Apache服務器訪問日志 122
6.3.8  Apache服務器的密碼保護 130
6.3.9  減少CGI和SSI風險 132
6.3.10  讓Apache服務器在“監(jiān)牢”
6.3.10  中運行 133
6.3.11  使用SSL加固Apache 135
6.3.12  Apache服務器防范DoS 140
6.3.13  利用LDAP對Apache進行認證 140
6.3.14  其他安全工具 141
6.4  本章小結 142
第7章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143
7.1  電子郵件系統(tǒng)的組成和相關協(xié)議 143
7.1.1  操作系統(tǒng) 144
7.1.2  郵件傳輸代理MTA 144
7.1.3  郵件分發(fā)代理MDA 146
7.1.4  郵件用戶代理MUA 146
7.1.5  電子郵件服務器協(xié)議及其
7.1.5  相關命令 146
7.2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152
7.2.1  電子郵件的工作流程 152
7.2.2  電子郵件的歷史 153
7.2.3  電子郵件地址的組成 153
7.2.4  電子郵件系統(tǒng)和DNS的聯(lián)系 154
7.3  電子郵件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155
7.3.1  Linux病毒 155
7.3.2  網絡攻擊 155
7.3.3  垃圾郵件及其防范 155
7.4  安裝安全的Sendmail服務器 159
7.4.1  安裝Sendmail服務器 159
7.4.2  提高Sendmail的防垃圾郵件能力 160
7.4.3  其他保護Sendmail的安全措施 162
7.4.4  配置基于Sendmail的Webmail 163
7.4.5  增強Webmail郵件服務器的安全 167
7.4.6  監(jiān)控Sendmail的日志文件 168
7.5  安裝安全的Postfix服務器 169
7.5.1  安裝Postfix服務器 169
7.5.2  保護Postfix服務器 173
7.5.3  自動監(jiān)控Postfix 郵件服務器 174
7.6  本章小結 177
第8章  FTP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178
8.1  FTP的工作原理 178
8.1.1  FTP簡介 178
8.1.2  FTP的功能 179
8.1.3  FTP服務器登錄方式的分類 179
8.1.4  FTP的工作原理 179
8.1.5  FTP的典型消息和子命令 181
8.1.6  Linux服務器端的主要FTP軟件 184
8.2  FTP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185
8.2.1  緩沖區(qū)溢出攻擊 185
8.2.2  數據嗅探 185
8.2.3  匿名訪問缺陷 185
8.2.4  訪問漏洞 186
8.3  配置安全的Wu-ftpd服務器 186
8.3.1  配置Wu-ftpd服務器 186
8.3.2  Wu-ftpd服務器的配置文件
8.3.2  /etc/ftpaccess 187
8.3.3  其他配置文件 190
8.3.4  增強Wu-ftpd服務器安全性
8.3.4  的方法 191
8.4  配置安全的ProFTPD服務器 195
8.4.1  配置ProFTPD服務器 195
8.4.2  增強ProFTPD服務器的安全性
8.4.2  的方法 198
8.5  配置安全的Vsftpd服務器 207
8.5.1  快速構建Vsftpd服務器 207
8.5.2  Vsftpd配置文件 208
8.5.3  Vsftpd的設置選項 209
8.5.4  通過Web瀏覽器管理Vsftpd
8.5.4  服務器 215
8.5.5  分析Vsftpd服務器的日志文件 217
8.5.6  使用BlockHosts對抗暴力破解 218
8.5.7  在RHEL 4.0下安裝支持SSL的
8.5.7  最新版本的Vsftpd 218
8.5.8  使用quota為ftpuser加入磁盤
8.5.8  限額 218
8.6  安全使用客戶端工具 219
8.6.1  命令行模式 219
8.6.2  圖形界面模式(gFTP) 220
8.7  本章小結 221
第9章  Samba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222
9.1  Samba簡介 222
9.1.1  什么是Samba 222
9.1.2  Samba的歷史起源 222
9.1.3  SMB協(xié)議 223
9.1.4  為什么使用Samba 223
9.1.5  Samba 軟件包的功能 224
9.2  安裝配置Samba服務器 225
9.2.1  安裝Samba服務器 225
9.2.2  Samba配置文件 225
9.2.3  設置Samba密碼文件 229
9.2.4  啟動Samba服務器 230
9.2.5  測試Samba配置文件 230
9.2.6  在Windows環(huán)境測試RHEL 4.0
9.2.6  默認配置 231
9.3  配置Samba服務器共享文件及打印機 233
9.3.1  配置文件共享 233
9.3.2  配置共享打印機 234
9.3.3  在Linux環(huán)境下應用Samba服務 235
9.4  其他配置Samba的方法和用好Linux
9.4  下的網絡鄰居 236
9.4.1  圖形化配置工具system-config-
9.4.1  samba 236
9.4.2  使用SWAT管理工具管理Samba 239
9.4.3  其他工具 241
9.4.4  用好Linux下的網絡鄰居 241
9.5  Samba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245
9.5.1  非法訪問數據 245
9.5.2  計算機病毒 245
9.5.3  Samba文件服務器的安全級別 245
9.6  提升Samba服務器的安全性 246
9.6.1  不要使用明語密碼 246
9.6.2  盡量不使用共享級別安全 246
9.6.3  盡量不要瀏覽器服務訪問 246
9.6.4  通過網絡接口控制Samba訪問 247
9.6.5  通過主機名稱和IP地址列表
9.6.5  控制Samba訪問 247
9.6.6  使用pam_smb對Windows NT/2000
9.6.6  服務器的用戶進行驗證 247
9.6.7  為Samba配置防范病毒軟件 248
9.6.8  使用Iptables防火墻保護Samba 249
9.6.9  使用Gsambad管理監(jiān)控Samba
9.6.9  服務器 249
9.6.10  使用SSL加固Samba 252
9.7  本章小結 252
第10章  NFS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253
10.1  NFS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253
10.1.1  NFS簡介 253
10.1.2  為何使用NFS 254
10.1.3  NFS協(xié)議 254
10.1.4  什么是RPC(Remote
10.1.4  Procedure Call) 255
10.2  安裝配置NFS服務器 257
10.2.1  NFS網絡文件的系統(tǒng)結構 257
10.2.2  配置/etc/exports文件 258
10.2.3  激活服務portmap和nfsd 259
10.2.4  exportfs 命令 259
10.2.5  檢驗目錄/var/lib/nfs/xtab 259
10.2.6  showmount 259
10.2.7  觀察激活的端口號 260
10.2.8  NFS服務器的啟動和停止 260
10.3  NFS的圖形化配置 260
10.3.1  NFS服務器配置窗口 261
10.3.2  添加NFS共享 261
10.3.3  常規(guī)選項 262
10.3.4  用戶訪問 262
10.3.5  編輯NFS共享 263
10.4  NFS的客戶端配置 263
10.4.1  使用mount命令 264
10.4.2  掃描可以使用的NFS Server
10.4.2  目錄 265
10.4.3  卸載NFS網絡文件系統(tǒng) 265
10.4.4  應用實例 265
10.4.5  其他掛載NFS文件系統(tǒng)的方法 266
10.5  NFS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267
10.6  提升NFS服務器的安全性 267
10.6.1  使用tcp_wrappers 267
10.6.2  注意配置文件語法錯誤 267
10.6.3  使用Iptables防火墻 267
10.6.4  把開放目錄限制為只讀權限 268
10.6.5  禁止對某些目錄的訪問 268
10.6.6  root Squashing訪問問題 268
10.6.7  使用nosuid和noexec選項 268
10.6.8  保護portmap的安全性 269
10.6.9  保留ACL 269
10.7  本章小結 270
第11章  DHCP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271
11.1  DHCP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271
11.1.1  DHCP簡介 271
11.1.2   為什么使用DHCP 271
11.1.3  DHCP的工作流程 272
11.1.4  DHCP的設計目標 273
11.2  安裝DHCP服務器 273
11.2.1  DHCP配置文件 273
11.2.2  配置實例 274
11.2.3  啟動DHCP服務器 276
11.2.4  設置DHCP客戶端 278
11.3  DHCP服務器的故障排除 279
11.3.1  客戶端無法獲取IP地址 279
11.3.2  DHCP客戶端程序和DHCP
11.3.  2服務器不兼容 280
11.4  提升DHCP服務器的安全性 280
11.4.1  管理監(jiān)控DHCP服務器 280
11.4.2  讓DHCP服務器在監(jiān)牢中運行 282
11.4.3  提供備份的DHCP設置 284
11.5  本章小結 285
第12章  Squid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286
12.1  代理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286
12.1.1  各種代理服務器的比較 286
12.1.2  Squid工作原理和流程圖 287
12.1.3  代理服務器的優(yōu)點 288
12.1.4  代理服務器的分類及特點 289
12.2  配置安全的Squid代理服務器 289
12.2.1  Squid的啟動 290
12.2.2  Squid的配置文件 290
12.2.3  Squid的命令參數 291
12.3  代理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293
12.3.1  客戶端非法訪問不良網站 293
12.3.2  計算機病毒 294
12.4  提升Squid代理服務器的安全性 294
12.4.1  控制對客戶端訪問 294
12.4.2  管理代理服務器端口 296
12.4.3  使用用戶認證 296
12.5  全面監(jiān)控Squid代理服務器的運行 297
12.6  關注Squid代理服務器的日志 301
12.6.1  Squid日志格式 301
12.6.2  分析access.log日志文件 302
12.6.3  使用Linux命令 302
12.6.4  使用專業(yè)軟件分析 303
12.7  為Squid代理服務器串聯(lián)HAVP 306
12.8  本章小結 308
第13章  SSH服務器的安全策略 309
13.1  SSH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309
13.1.1  傳統(tǒng)遠程登錄的安全隱患 309
13.1.2  SSH能保護什么 309
13.1.3  SSH服務器和客戶端工作流程 310
13.2  安裝配置OpenSSH服務器 311
13.2.1  安裝與啟動OpenSSH 311
13.2.2  配置文件 312
13.3  SSH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 315
13.3.1  軟件漏洞 315
13.3.2  口令暴力破解 315
13.3.3  SSH所不能防范的網絡攻擊 315
13.3.4  OpenSSH中可能安放有
13.3.4  特洛伊木馬 315
13.4  提升SSH服務器的安全性 316
13.4.1  升級舊版本 316
13.4.2  使用xinetd模式運行OpenSSH 316
13.4.3  使用BlockHosts對抗暴力破解 317
13.4.4  使用TCP 會繞程序 317
13.4.5  管理SSH監(jiān)聽端口 318
13.4.6  關閉Telnet服務 319
13.4.7  禁止root用戶登錄SSH服務器 319
13.4.8  啟用防火墻保護OpenSSH
13.4.8  服務器 319
13.4.9  使用Protocol 2 319
13.4.10  不使用r系列命令 319
13.4.11  修改配置文件 320
13.5  如何安全應用SSH客戶端 321
13.5.1  安全應用Linux下的SSH
13.5.1  客戶端 321
13.5.2  生成密鑰對 325
13.5.3  命令測試 326
13.5.4  使用Windows SSH客戶端登錄
13.5.4  OpenSSH服務器 328
13.6  本章小結 334
第14章  Linux防火墻 335
14.1  防火墻簡介 335
14.1.1  什么是防火墻 335
14.1.2  防火墻的功能 335
14.1.3  防火墻技術分類 336
14.2  Linux 防火墻 338
14.2.1  Linux防火墻的歷史 338
14.2.2  Netfilter/Iptables系統(tǒng)是如何
14.2.2  工作的 339
14.2.3  Iptables的基礎 340
14.2.4  建立規(guī)則和鏈 346
14.3  Iptables配置實戰(zhàn) 350
14.3.1  初試化配置方案 350
14.3.2  Web服務器設置 351
14.3.3  DNS服務器設置 351
14.3.4  郵件服務器Sendmail設置 351
14.3.5  不回應ICMP封包 351
14.3.6  防止IP Spoofing 351
14.3.7  防止網絡掃描 352
14.3.8  允許管理員以SSH方式連接到
14.3.8  防火墻修改設定 352
14.3.9  快速構架Linux個人防火墻 352
14.4  升級Iptables控制BT 356
14.4.1  P2P應用現狀 357
14.4.2  下載軟件 357
14.4.3  安裝 357
14.4.4  測試 357
14.4.5  使用 359
14.5  本章小結 359
第15章  Linux網絡環(huán)境下的VPN構建 360
15.1  VPN概述 360
15.1.1  VPN定義 360
15.1.2  VPN的功能 361
15.1.3  VPN的分類 361
15.1.4  VPN的隧道協(xié)議 362
15.2  Linux下的主要VPN技術 364
15.2.1  IPSec(Internet Protocol
15.2.1  Security) 364
15.2.2  PPP OVER SSH 364
15.2.3  CIPE(Crypto IP
15.2.3  Encapsulation) 364
15.2.4  PPTP 364
15.3  構建基于CIPE技術的Linux VPN 365
15.3.1  CIPE概述 365
15.3.2  使用Red Hat Linux 的網絡管理
15.3.2  工具來配置CIPE VPN 366
15.3.3  通過配置文件配置CIPE VPN 369
15.4  構建基于PPTP技術的Linux VPN 373
15.4.1  PPTP以及Poptop簡介 373
15.4.2  PPP簡介 373
15.4.3  在Linux2.4內核下安裝配置
15.4.3  PPTP服務器 374
在Linux2.6內核下安裝配置
15.4.4  PPTP服務器 378
15.4.5  Linux下PPTP客戶端連接
15.4.5  VPN服務器 379
15.5  構建基于SSH VNC技術的Linux VPN 382
15.5.1  VNC技術概述 382
15.5.2  使用NHC+SSH建立Linux和
15.5.2  Windows的安全隧道 383
15.5.3  使用SSHTools實現Linux下遠程
15.5.3  VPN辦公 385
15.5.4  VNC服務器維護技巧 390
15.6  構建基于IPSec技術的Linux VPN 392
15.6.1  IPSec及IKE簡介 392
15.6.2  在RHEL 4.0配置IPSec 392
15.7  本章小結 395
第16章  使用IDS保護Linux服務器 396
16.1  什么是IDS 396
16.1.1  IDS定義 396
16.1.2  IDS的工作流程 396
16.1.3  IDS部署的位置 397
16.1.4  IDS的功能 398
16.1.5  IDS(入侵檢測系統(tǒng))模型 398
16.1.6  IDS分類 399
16.2  Linux下配置基于主機的IDS 399
16.2.1  RPM包管理器作為一種IDS 399
16.2.2  其他基于主機的IDS 400
16.2.3  安裝配置Tripwire 401
16.3  Linux下配置基于網絡的IDS 403
16.3.1  什么是基于網絡的IDS 403
16.3.2  Snort簡介 404
16.4  Snort的安裝配置 404
16.4.1  配置IDS的網絡拓撲結構 405
16.4.2  安裝Snort 406
16.4.3  建立Snort數據庫 406
16.4.4  安裝配置ACID 407
16.4.5  配置Apache服務器用戶認證 407
16.4.6  建立Snort規(guī)則 408
16.4.7  啟動Apache和MySQL
16.4.7  服務進程 408
16.4.8  為Snort創(chuàng)建專用的用戶和
16.4.8  組來啟動Snort 408
16.4.9  使用Web瀏覽器監(jiān)控Snort 409
16.5  建立分布式Snort入侵檢測系統(tǒng) 409
16.5.1  安裝SnortCenter3 409
16.5.2  修改配置文件 410
16.5.3  snortcenter-agent下載配置步驟 410
16.5.4  完成配置 410
16.6  本章小結 411
第17章  Linux網絡監(jiān)控策略 413
17.1  安裝配置MRTG監(jiān)控Linux網絡 413
17.1.1  SNMP簡介和MRTG監(jiān)控過程 413
17.1.2  Linux下MRTG的安裝與配置 414
17.1.3  建立MRTG監(jiān)控中心 415
17.1.4  MRTG軟件的不足和RRDTool
17.1.4  的對比 416
17.2  安裝配置NTOP監(jiān)控Linux網絡 417
17.2.1  P2P對于網絡流量提出挑戰(zhàn) 417
17.2.2  NTOP的安裝 419
17.2.3  軟件使用方法 422
17.3  NTOP的安全策略 427
17.3.1  經常查看NTOP的進程和日志 428
17.3.2  進行Web訪問認證 428
17.3.3  加密連接NTOP 429
17.3.4  NTOP使用技巧和總結 430
17.4  本章小結 431
第18章  Linux常用安全工具 432
18.1  使用SAINT執(zhí)行安全審核 432
18.1.1  什么是SAINT 432
18.1.2  工作模式 433
18.1.3  安裝SAINT 433
18.1.4  SAINT設置 434
18.1.5  啟動SAINT 435
18.2  使用端口掃描軟件Nmap 439
18.2.1  Nmap簡介 439
18.2.2  使用Nmap 439
18.2.3  nmap命令實例 439
18.2.4  Nmap圖形前端 442
18.2.5  Nmap使用注意事項 442
18.3  使用網絡數據采集分析工具Tcpdump 442
18.3.1  Tcpdump簡介 442
18.3.2  Tcpdump的安裝 443
18.3.3  Tcpdump的命令行選項 443
18.3.4  Tcpdump的過濾表達式 444
18.3.5  Tcpdump過濾數據包實例 445
18.3.6  Tcpdump的輸出結果 445
18.4  使用Ethereal分析網絡數據 447
18.4.1  Ethereal簡介 447
18.4.2  安裝Ethereal 447
18.4.3  使用Ethereal 447
18.5  使用EtherApe分析網絡流量 451
18.5.1  EtherApe簡介 451
18.5.2  EtherApe軟件下載安裝 452
18.5.3  EtherApe軟件使用方法 452
18.6  使用GnuPGP進行數據加密 454
18.6.1  GnuPGP簡介 454
18.6.2  GnuPGP安裝 454
18.6.3  生成密鑰 454
18.6.4  查看密鑰 455
18.6.5  公鑰的使用 455
18.6.6  GnuPGP應用實例(軟件包
18.6.6  簽名驗證) 456
18.6.7  GnuPGP應用實例(在Mutt中
18.6.7  使用GnuPG) 456
18.7  其他安全工具簡介 456
18.7.1  密碼分析工具John the ripper 456
18.7.2  系統(tǒng)管理工具sudo 457
18.7.3  開放源代碼風險評估工具
18.7.3  Nessus 457
18.7.4  網絡瑞士軍刀Netcat 457
18.7.5  網絡探測工具Hping2 457
18.7.6  列出打開的文件命令工具LSOF 457
18.7.7  強大的無線嗅探器Kismet 457
18.7.8  802.11 WEP密碼破解工具
18.7.8  AirSnort 457
18.7.9  安全管理員的輔助工具SARA 458
18.7.10  高級的traceroute 工具
18.7.10  Firewalk 458
18.7.11  主動操作系統(tǒng)指紋識別工具
18.7.11  XProbe2 458
18.8  本章小結 458
第19章  防范嗅探器攻擊和Linux病毒 459
19.1  防范嗅探器攻擊 459
19.1.1  嗅探器攻擊原理 459
19.1.2  嗅探器的檢測技術 460
19.1.3  嗅探器的安全防范 461
19.2  Linux病毒的防范 463
19.2.1  Linux病毒的歷史 463
19.2.2  Linux平臺下的病毒分類 464
19.2.3  Linux病毒的防治 465
19.2.4  Linux防病毒軟件 465
19.2.5  安裝配置f-prot反病毒軟件 466
19.3  本章小結 474
第20章  Linux數據備份恢復技術 475
20.1  Linux備份恢復基礎 475
20.1.1  什么是備份 475
20.1.2  備份的重要性 476
20.2  Linux備份恢復策略 476
20.2.1  備份前需考慮的因素 476
20.2.2  備份介質的選擇 476
20.2.3  Linux備份策略 478
20.2.4  確定要備份的內容 479
20.2.5  Linux常用備份恢復命令 480
20.3  Linux常用備份恢復工具 485
20.3.1  Xtar 486
20.3.2  Kdat 487
20.3.3  Taper 487
20.3.4  Arkeia 488
20.3.5  Ghost for Linux 489
20.3.6  mkCDrec 490
20.3.7  NeroLINUX 491
20.3.8  K3b 492
20.3.9  KOnCD 493
20.3.10  CD Creator 493
20.3.11  X-CD-Roast 494
20.3.12  webCDcreator 495
20.3.13  rsync 496
20.3.14  mirrordir 496
20.3.15  partimage 496
20.3.16  dvdrecord 497
20.3.17  DVD+RW-Tools 498
20.4  Linux備份恢復實例 499
20.4.1  用mirrordir做硬盤分區(qū)鏡像 499
20.4.2  使用partimage備份恢復
20.4.2  Linux分區(qū) 500
20.4.3  Linux異構網絡中共享
20.4.3  光盤刻錄 509
20.5  本章小結 522
附錄A  使用Linux幫助信息 523
附錄B  Linux用戶和用戶組管理命令 534
附錄C  Linux文件處理命令 547
附錄D  Linux網絡設備管理命令 569
附錄E  Linux進程管理命令 583
附錄F  Linux磁盤管理維護命令 594
附錄G  Linux設備管理命令 606
附錄H  Linux其他常用命令 61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