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臨床醫(yī)學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脈沖序列設計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脈沖序列設計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脈沖序列設計

定 價:¥248.00

作 者: (美)???等著,曾曉莊 等譯
出版社: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影像醫(yī)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736831 出版時間: 2007-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57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寫作動機是得到一部獨立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磁共振成像基礎的教科書。盡管這不是一部完整的MRI研究論著,但是仍然可以作為這一領域的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的參考書。由于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本書不可能對進動交換、射頻穿透、k-t空間、灌注和參數重建方法進行詳細討論,因而省略掉了這些重要課題。磁共振模擬、交互式MRI、遠程學習等另外幾個重要問題或許將來有可能作為網上擴展卷中的內容確定下來。我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對讀者是有用的,許多技術細節(jié)可以參照其他核磁共振技術的專著,比如,Chen和Hoult關于磁共振線圈的專著、Callaghan關于擴散的微觀成像的專著。每一章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技術細節(jié)的討論、家庭作業(yè)、序列概念和產生的圖像。關鍵部分一般用斜體標記,單引號內通常表示引入磁共振成像術語和格式化的說法。每一章結尾都有典型的參考文獻,但是我們只引用綜述性的、介紹性的和我們特別熟悉的文獻。做一個完整的書目并不是這本書的目的。本書的前15章本質上是介紹性的,或許可以作為一學期的課程。經過第一章簡短的概述后,接著介紹核磁矩的基本動力學、成像概念,然后是各種重建方法、對比度和噪聲。后面的11章介紹了成像應用;這可以在第二個學期中講授,也可以把這些基本概念穿插到前面的內容中去,在一個學期把全書講完(這是我們傾向性的意見)。后面的11章中,開始是簡短介紹射頻脈沖的設計和化學位移成像,然后詳細討論了快速成像、磁場不均勻性的影響、運動、流動、擴散、脈沖序列設計和偽影。射頻、梯度和主磁體線圈統(tǒng)一放在最后一章討論。另外,在前面章節(jié)的適當位置,我們也討論了線圈硬件的問題。附錄中包括電磁學和統(tǒng)計學的一些知識,也列出了書中圖像的成像參數。

作者簡介

暫缺《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脈沖序列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磁共振成像簡介
第二章 磁場中單核的經典響應
第三章 旋轉坐標系和共振
第四章 磁化強度,弛豫和布洛赫方程
第五章 進動和激發(fā)的量子力學基礎
第六章 熱平衡及縱向馳豫的量子力學基礎
第七章 信號檢測概念
第八章 信號采集方法導論:自由感應衰減、自旋回波、反轉恢復和譜
第九章 一維Fourier成像,k空間數據和梯度回波
第十章 多維Fourier成像和片層激發(fā)
第十一章 連續(xù)和離散Fourier變換
第十二章 采集和圖像重建中的反迭
第十三章 Fourier變換圖像重建的濾波和分辨率
第十四章 圖像投影重建
第十五章 信號,對比度和噪聲
第十六章 對射頻脈沖的深入討論
第十七章 水脂分離技術
第十八章 穩(wěn)態(tài)快速成像
第十九章 K空間分區(qū)采集和回波平面成像
第二十章 磁場不均勻性的影響和T2散相
第二十一章 隨機漫游,弛豫和擴散
第二十二章 磁共振成像自旋密度、T1和T2的測量方法
第二十三章 運動偽影和流動補償
第二十四章 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流測量
第二十五章 組織的磁特性:理論和測量
第二十六章 序列設計,偽影和命名規(guī)則
第二十七章 磁共振成像線圈及磁體導論
附錄A 電磁場原理:簡介
附錄B 統(tǒng)計學
附錄C 圖像說明中的成像參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