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媒介與學術: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視角

媒介與學術: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視角

媒介與學術: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視角

定 價:¥20.00

作 者: 李春雷、任慧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新聞事業(yè)

ISBN: 9787806963883 出版時間: 200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0開 頁數(shù): 23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以報刊雜志為代表的媒介的現(xiàn)代性元素已經(jīng)逐漸顯現(xiàn),尤為重要的是,現(xiàn)代出版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所透顯的商業(yè)氣息與強調讀者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媒介也開始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性格”,這些對于期間學術的發(fā)展來說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然而,忽視中國學術文化的傳統(tǒng)性來探討媒介與學術的這種互動在學理上是說不通的,因此,是書從清末民初以來的文化學術背景剖析開來,對媒介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學術的演進、學科的誕生、學術的趨向在學理上進行了探究。試圖為傳統(tǒng)學科(主要是史學、哲學等)的學術研究尋求一個有效的切入點,同時亦為年輕的新聞傳播學學科尋求跨學科的嘗試。

作者簡介

  1976年生,男,河北保定人,2005年在南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為天津工業(yè)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在《史學理論研究》、《歷史教學》《新聞界》《河北大學學報》、《西北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過10余篇論文,論文曾經(jīng)多次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專著《傳承與更新:留美生與民國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一項。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歷史的重負 媒介“自主”前的背景研究
一 比較與啟示:明末清初以來中國學術發(fā)展再認識
1.跨越時空的歷史比較
2.“比較”的學理闡釋
3.思維模式的延伸
二 西學與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的價值選擇
1.西學與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產(chǎn)生
2.西學與價值選擇的學理闡釋
3.價值抉擇的啟示
三 學政難以兩分:清末民初學術研究的社會背景——以梁啟超、胡適、顧頡剛為主的探討
1.剪不斷理還亂:學者的學術生涯
2.進亦難退亦難:以胡適為例的原因探析
3.結論
四 經(jīng)學的籠罩和中體西用的學術背景
1.揮抹不去的經(jīng)學:經(jīng)學與學術淵源的考察
2.時時縈繞于側:前近代以來中體西用學術背景的追溯
3.“學術背景”能走多遠
第二編 是誰改變了學人 媒介與學人研究
一 《中國哲學史大綱>與胡適的學術轉向
1.奠定專業(yè)學術地位的《大綱》
2.遭人質疑和批評的《大綱》
3.胡適對批評和質疑的回應
4.胡適學術理路的轉變
5.結論
二 吳宓學術性格的兩歧性——對《學衡》雜志到《吳宓日記》的解讀
1.專業(yè)研究“公共空間”的建立
2.內心情感的宣泄
3.學理上的闡釋
三 現(xiàn)代出版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學人地位的形成
1.出版理念的跟進
2.出版界與學人理念的“暗合”
3.出版界對學人地位的促動
4.結語
第三編 學科與學術 媒介與學術的演進歷程研究
一 史學期刊與中國史學的現(xiàn)代轉型——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例
1.專業(yè)史學期刊的出現(xiàn)
2.對西方史學研究的關注
3.對綜合融創(chuàng)之路的推動
4.新型專業(yè)史學研究隊伍的培養(yǎng)
5.專業(yè)研究“公共空問”的建立
6.史學研究本土化的嘗試
7.余論
二 媒介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jīng)濟史學學科的建立——以社會史論戰(zhàn)為討論主體的考察
1.學術路徑與痕跡:經(jīng)濟史學學科建立前的發(fā)展脈絡
2.新方法的運用:媒介與社會史論戰(zhàn)期間經(jīng)濟史研究的活躍
3.悄悄地變化:媒介角度的轉變
4.學科的誕生:媒介的聯(lián)動及其效應
5.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史學科未來發(fā)展遐思
三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新聞學學科的建立
1.中國報刊業(yè)的發(fā)展
2.高校新聞學的設科建系
3.專業(yè)研究隊伍的出現(xiàn)
4.余論(代結語)
四 典型著述與中國哲學史研究模式述論——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例曹樹
1.西方化的研究模式
2.中國化的研究模式
3.中西結合的研究模式
4.初級馬克思主義研究模式
五 留學生與民國時期史料的保存和利用——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例
1.檔案史料:牽動一代留學生的心
2.“地下史料”:新舊史料觀的差異
3.史料的拓展:留學生的有益嘗試
4.余論
第四編 為誰而生 媒介與學術趨向研究
一 史學期刊與中國史學研究中的民族主義傾向——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例
1.民族主義情緒:專業(yè)史學期刊的內動力
2.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史學期刊的民族主義體現(xiàn)
3.30年代中后期:史學期刊的民族主義轉向
4.結語
二 留學生與民國史學研究中的民族主義傾向
1.留學生與史學期刊的傳播效應
2.留學生與史學研究機構的規(guī)模效應
3.留學生與史學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傾向
4.余論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